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的区别

如题所述

医学界从无酸性体质之说酸性体质基本观点: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中西医驳斥 针对目前流行的“酸性体质是生病的根源”等说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专家,都从根本上否认了“酸碱体质”说法,称目前医学界尚无“酸碱体质”的说法。 专家观点 北京中关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苏明山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董行运介绍,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体质不会是酸性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也表示,中医方面并无“酸碱体质”之说,只能说人体在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之后,可能会出现“阴虚”症状,诸如虚热、盗汗、睡眠不沉等症状。不过,出现这些症状并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临床观点 事实上,酸性体质概念中还有一个站不住脚的逻辑问题,即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在医学临床中,的确有很多酸中毒的情况发生。只不过,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或生病了,才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一些常见的疾腹泻、肾衰竭,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确实会引起酸中毒。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却和酸中毒没有一点关系。 身体偏碱就是健康的,其实不过是酸性体质论者偷换概念的错误命题。以号称中国最早提出酸性体质概念的梁双林的理论为例,他们强调身体的PH值应该一直处于 7.4才好。事实上,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并不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偏碱性才好。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这个不用说,大家都会多多少少有点了解。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大量的胃酸排除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这就是呕吐后会感觉头晕的原因。另外一个是皮肤,健康的皮肤pH值应该是5.5,处于弱酸性的皮肤更不容易滋生细菌。女性阴道最理想的环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于4.5,就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体质论,一个人的体液或血液pH值呈碱性才健康,那么皮肤、胃、阴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该呈碱性才符合逻辑。 客观评价 酸性体质论就像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补上窟窿。事实上,他们也在试图补上这个窟窿,虽然他们没办法举证曾有任何新的研究发现,在哪本世界医学界认可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倒也端出一个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瓦尔堡)支持酸性理论的事例。酸性体质论者说这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就提过缺氧状态下,身体呈酸性,是癌症的根源。事实证明,这位德国生物化学家所有的公开论著中,没有任何涉及酸性体质或者酸中毒的研究,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缺氧状态和身体呈酸性有关系。自称最早提出酸性体质的梁双林,在采访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这个概念。不知道我国这些拼命推广酸性体质致病论的营养学家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成功进行一场穿越时空和生死的灵魂对话。至于他们提到的美国诺贝尔获得者雷恩,在美国医学界淫浸了十几年的张健教授,竟然连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别说用谷歌或百度去搜索了。 所谓“酸性体质论”,就是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伪科学学说,该学说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而所谓“酸性食物”范围之广之常见,绝对可以吓你一大跳:鱼、肉、米饭、酒等人类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 说成是酸性的。尤其是中国人的主食米饭,更被渲染成“酸性食品”的典型代表,它也就变成了致病的罪魁祸首,从而几乎可以引起全社会的恐慌,凡了解此论者差不多人人自危。如果人们真的相信此论,按该理论的说法来指导其日常饮食,那才真正将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其实所谓“酸性体质”能够致病的说法,纯粹是在玩弄概念。按照据传是最早抛出“酸性体质论”的梁某某的说法,人体pH值必须维持在7.4左右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算他说对了,但却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体液本身就呈弱碱性,pH值就在7.4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要让它变成6.8你也没这本事,哪怕你天天吃的都是所谓的酸性食物!因为人的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他自己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所以无论你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酸性体质”,这是中学课本里就已经提到了的。一些人之所以相信“酸性体质论”,我想或许是因为许多人听说过有“酸中毒”的说法,但其实那都是某些严重疾病导致的后果,而不是无缘无故由饮食能引起的,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而且,顺便告诉大家一句,除了“酸中毒”外,医学上还有“碱中毒”、“水中毒”等概念,这些概念到了某些喜欢标新立异制造耸人听闻的谎言的骗子们那儿,不知又要引起怎样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更为惊天动地的谬论来。 其实,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都对“酸性体质论”进行过批判,比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华人科学家张健经多方论证,并和美国的同行探讨,最后,他说他可以代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负责任地说,酸性体质是一个造出来的概念,纯属子虚乌有! 如果有人迷信“酸性体质论”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因为如果一个人受“酸性体质论”的影响,严格按该理论提出的碱性食谱来安排饮食的话,那时间一长,必然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可能疾病缠身,因为人体是必须各种营养平衡搭配,才能够保持健康体质。 编辑本段如何改变酸性体质? 1、不熬夜:如果晚上超过凌晨1点还不睡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就不是依靠所摄入的食物所供给的了,而完全是由身体分泌的各种激素所支持,这时内分泌的代谢会产生很多毒素,致使体液环境变酸。 2、不吃宵夜:通常在晚上8点过后再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为人体在晚上的代谢能力会降低,且很多器官都已经进入休息状态,所以会导致食物停留在胃肠系统中,逐渐变酸、发酵,并产生毒素,而使体质变酸。 3、吃早餐:人体在凌晨4点半的时候,体温会达到一天中的最低点,此时血液循环的速度也是最慢的,如果睡得太晚又不吃早餐,人体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补充,血液循环的速度会变得更慢,使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体质变得更坏。 4、多吃粗粮:精致的食物会加速胃肠的老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粗粮的好处,但对于缺乏运动的上班族来说,距离粗粮还是有点远,长期进食精致的食物会加速胃肠功能老化、衰退,会经常出现便秘等状况,致使所进食的食物都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体质也逐渐变坏。 5、摄取正确比例的酸碱性食物:人体中含有大约80%的碱性物质和20%的酸性物质,因此最健康的饮食方式,是摄取80%的碱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其中80%的碱性食物,是由60%的蔬菜和20%的水果构成,而20%的酸性食物,则以蛋白质及淀粉类食物各占10%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酸体乃百病之源 当前富贵病已奏响死亡四重奏。我们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弘扬中华民族食疗文化,推广酸碱平健康新理念,深讨了人体健康与代谢病的综合问题,创造性的向广大国民推广了酸碱平健康新理念,并推出了酸碱平保健系列产品,为目前酸性体质人群带来了福音。 一、 目前人体体液酸化是必然的,人活着就要进行代谢,而新陈代谢的过程式必产生二氧化碳,其在体内遇水就会产生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生理酸性食品。如:鸡、鸭、鱼、肉、白米、白面、白糖、白酒日益丰富,这些食品在体内代谢的终产物都是酸性物质。这是第一酸。 二、 生活环境中汽车尾气、化工气体的释放、污染。这是第二酸。 三、 农药、化肥、化工污水对水源的侵害。这是第三酸。 四、 经济大潮中,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情绪导致人体体液酸化。这是第四酸。 五、 长期吃西药的病人造成体液酸化。这是第五酸。 以上五个原因导致人体体液酸化是必然的,使现代人逐年酸性物质在体内的积累,最终形成酸性体质。在此情况下人体不再能保持正常的弱碱性体质,即pH值在7.35-7.45之间,弱碱性体质人体免疫力最佳,整体代谢运转正常,酶活力最高,不会产生代谢障碍,偏酸体质会引起全身系列病变。研究表明:人体pH值偏酸0.1单位,胰岛素的活力就下降30%,ATP放能情况也就随着体质偏酸而大大下降,从而就出现全身乏力、无精打采、智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会引发各种疾病。同时肌红蛋白、血红蛋白也都处于等电状态,其后果不言而喻。 人的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人体酸碱度pH值决定着蛋白体存在的形式,带电情况、解离结构。蛋白的酸碱度、不同带电不同,酸的带正电,碱的带负电。蛋白质在体内随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带电状态呈正负电荷相等时,即为蛋白质的等电点,此条件下的蛋白质极容易形成沉淀。如血红蛋白的等电点接近人体中性、略成酸性,则有沉淀产生,这就是酸性体质的人血管硬化的根源之一。蛋白质分子在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而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故酸碱性决定着蛋白质的带电情况。也就是说,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将会引起生命现象的变化。当人体的内环境由正常的弱碱性偏离成酸性时,人体内蛋白质属性的酶抗体、受体、激素、形体等就会发生系列紊乱,造成胰岛素抵抗、酶活力下降,导致血糖、血脂、尿酸的堆积而升高,于是糖尿病、痛风、心血管病、肿瘤、肥胖等代谢综合症也随之形成 。 代谢病难以治愈一直令人困惑,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医生说,你得了代谢病这病就归了你了,会终身携带,治不好只能控制无法根治。因为在这个酸性体质内环境中,一系列酶受体、抗体、激素分子都处于紊乱状态下,吃药不管用,因为药大都是按照人体正常的环境设计的,用酸碱平将人体pH值调理到正常状态,即弱碱性时然后再用药,方可达到药的疗效。 酸碱平系列产品都有一个主要疗效:纠正酸性体质,激活人体细胞,让细胞活力增强,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百病。因为人体血管就一条,不像工厂的管道,走水的走水,走气的走气,走油的走油。体内有上亿个细胞维持人体各个器官生存,这些细胞在这一条管道中存活。当人体体液酸化时,血管中的血液血粘度增高,细胞活力减弱,坏死产生堆积,使血管狭窄引发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红血球像糖葫芦似的一串一串的在狭窄的血管中挤过,因为没有活力的细胞与坏死的细胞堆积形成狭窄。心脑血管病人选阿斯匹林使血管扩张,增大血液流量。但是血管是扩张了,由于阿斯匹林是酸性的,导致血粘度增高,流速慢,细胞活力减弱,坏死等副作用。 中国的中医理论历史悠久,讲阴阳平衡,没弄明白酸碱平衡。西医治急性病,治来治去有一部分给治成慢性病,终身携带。中医治慢性病,治来治去全愈了。这就是大部分中药呈碱性,西药呈酸性的原因。我们谈起酸碱平衡,许多中医报怨自己没想到这点。 联合国曾发布60%的人死于无知,因此我们希望以弘扬中华民族食疗文化,推广酸碱平健康新理念,为人体保健防治慢性代谢病的知识能尽早普及。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民族传统食疗文化,我们的酸碱平系列产品提出的是平衡理念。目前市面上众多的保健品都是清、调、补,国家对保健品只规定了27个功能,讲来讲去大致都一样,我们跳出了这个当前保健品通俗的健康机理,推出与众家差异的食疗文化及酸碱平健康理念。用酸碱平产品的人们可以通过吃饭达到保健的作用。目前营养过盛引发了多种疾病及早衰,弱智等,造成了酸性体质对人体造成了各种危害。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酸碱平系列产品原料特点、配方、工艺及作用原理服用方法: 原料特点: 本产品公司在河北东部的渤海城市,当地有较好的碱性土壤很适于种植碱性紫花苜蓿。本产品利用科学种植培育特殊土壤,只采用当年第一期的嫩芽,故而碱成份极高,微量元素十分全面。碱性紫花苜蓿在当年年初生长30余天左右的苜蓿芽苗就要采收,因而采收的碱性紫花苜蓿芽是苜蓿中的“牛初乳”,营养价值极高。 产品原料及工艺说明: 本产品是以碱性紫花苜蓿、碱性螺旋藻、灵芝孢子粉为主要原料,经气流粉碎、酶解、萃取等先进工艺加工而成。含有碱性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全面的维生素、多种活性因子以及大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营养均衡,以上成份是酸性体质人群必须的成份。
第2个回答  2015-04-27
酸性体质基本观点: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意见建议:所谓的弱碱性体质就是我们身体主要成份的体液(除却少部分例外)都是呈弱碱性的。绝大部分的体液都呈弱碱性状态,其 PH值在7-8。这种PH值的体液是最利于我们身体的细胞生存,有利于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使其各司其职,发挥最大功效,使人健康,有活力,不易得病,就算偶而得病也容易痊愈;反之人的体液变酸,不利于健康。

一般喜欢吃油腻食品的人体质偏弱酸性,一般体质弱酸性的人容易得很多疾病。
建议:平时一定要多吃碱性食品如海带,被称为碱性食品之王。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大概 pH 值是 7.35 到 7.45 之间,一般初生婴儿也都属弱碱性体液,但随着体外环境污染及体内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四肢无力、头昏、耳鸣、睡眠不实、失眠、腹泻、便秘等,到医院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继续发展就会形成疾病,而 85 %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因此,医学专家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而根据统计,国内 70% 的人具有酸性体质。
第3个回答  2016-06-01
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食物酸碱一览表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 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碱性食物主要分为:一、蔬菜、水果类;二、海藻类;三、坚果类;四、发过芽的谷类、豆类。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一、淀粉类;二、动物性食物;三、甜食;四、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五、油炸食物或奶油类;六、豆类(如花生等) === 碱性食品推荐 1.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苹果被称为最佳的碱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2.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保持肠胃的健康。所以,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3-09
酸性体质的概念和形成的原因
1.酸性体质的概念
人体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变化,但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体内酸碱能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酸碱平衡,平衡范围为酸碱度(即pH值)7.35-7.45,平均为7.41,呈弱碱性。如果人体内的pH值经常低于7.35,就称为酸性体质。
2.酸性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不合理的饮食、缺乏有效的锻炼、心理不平衡均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造成酸性体质,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那么,不合理的饮食为什么会导致酸性体质呢?
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吃的越多,在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也越多,过多的酸性物质超过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酸性物质就会在体内堆积,使人体体液的pH值下降,造成酸性体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