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手,猪价大部下跌后,第二批3.8万吨收储或提振猪价

如题所述


进入3月份,国内生猪价格延续了横盘调整的态势,但是近几日随着第一批猪肉收储的落地,提振猪市无效后,养殖端对后市恐慌情绪有所加重,受“俄乌局势”的影响,以及生猪存栏量上升加速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成本,据悉今年以来,生猪育肥饲料价格已经至少“提价3次”,使很多养殖户举步维艰。
随着猪价继续变脸走跌,养殖户的亏损程度进一步加剧,现阶段下多数养殖户生猪出栏头均亏损超500元,部分规模猪企受资金链的影响,出栏节奏有所加快,反过来助推猪价跌势进一步反扑。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为了推动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保持生猪产能总体稳定和正常出栏、补栏节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积极收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持续加大收储力度,记得这句话还是今年第一批猪肉收储时说的,那也只是3月3日第一次收储前几天说的,不足一个礼拜的7日晚间,华储网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称,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3.8万吨。
交易时间为3月10日下午13:00至16:00。
是的,你没看错,不仅加大收储力度,还是在一周内进行的收储,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收储的力度很坚决,这对于萎靡不振的猪市来说,或是一道黎明前的曙光。
当前的猪价较低,既有供应端相对过剩的原因,也存在需求端的原因。
现阶段,供给的边际变化要比消费的边际变化具有更大影响,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量的相对过剩,但是,近一年新冠疫情高频多点暴发,消费餐饮端也明显受到波及,对当前猪价产生了影响。
按照目前猪价走势和淘汰形势,生猪存栏预计整体上将缓慢回落,能繁母猪存栏预计加速去产能,预计第二季度猪价应该会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到了谷底,在第三季度的时候应该略有回升,但是整体的幅度不会太大。
养猪如何“降本增效”,提高猪场核心竞争力,在同期猪友中你能更胜一筹,已给大家准备好一本关于这方面的电子书籍,想了解目录可点击头像私信回复“333”,或者直接点击头像私信回复“666”领取。
总之,不管对于养殖户,还是猪企来说,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大猪企更应做好转型发展,除了变卖资产保证现金流之外,还是要拉长产业链发展,做到有序退出。
因猪企规模体量较大,更需要较为延续的现金流,出售一部分资产并不代表养殖行业未来得不到发展,除了资产转换之外,猪企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比如企业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龙头的强强联合、开展新业务模式等,养殖户也可以从中汲取发展的新模式,使自己在市场洪流中更能扛,从而撑过黑暗,迎来光明。
据猪价系统监测显示,今日所监测的26个省市中,生猪价格有0涨20跌6平,下跌地区占到全部监测的77%,猪市整体处于“大面积下跌”态势。
#今日最新生猪价格#
(数据来源:猪价系统)
整体来看,今日猪市和昨日相比再呈大面积下跌态势,不过这种下跌现象或将有所放缓,一方面由于猪价偏低,多地生猪价格已停留在“5字头”,在高成本下养殖户出栏亏损加剧,仍有一定的扛价情绪;另一方面第二批猪肉收储将开启,并且一次增加到3.8万吨,对于养殖户的信心有所提振,所以,基于这两点猪价下行空间或将有限,行情缺乏大幅下挫的基础面。
据京沪消费大城市白条猪批发价格来看,北京、上海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格呈现下跌态势,北京市场开磅价下跌0.5元/公斤,市场交易积极性表现一般;上海市场成交均价呈现下跌,部分市场均价下跌0.15-0.40元/公斤,市场销售难度表现较大,市场成交情况表现差,不少市场依旧存在剩货现象。
据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养殖集团猪价呈现稳中伴跌,猪价下跌现象依旧较为明显,各大区域猪价下跌现象较为明显,养殖企业出售难度表现较大,部分龙头企业生猪上市量呈现减少调整。
东北、河北、河南地区屠宰企业生猪采购难度有所增加,其他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顺畅度较好,市场降价情绪明显减弱。
明日生猪价格行情走势:结合近期猪市因素分析,预计明日生猪价格呈现“稳中伴跌”的现象,下跌幅度有所放缓。
以上猪市解读,供大家参考,欢迎一起交流猪市看法,把握行情动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