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蜀魏领土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吴国:现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南部等地。
蜀国:现四川、甘肃、宁夏、武汉、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魏国:整个北方,南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利,未能统一全国。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居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进占四川。

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扩展资料:

根据史书的记载,三国存在的时间是220年~280年,其实也就只有短短的60年时间。如果要说三国时期正式结束,肯定就是从吴国灭亡开始算,不过当时曹魏也已经被司马家给篡权。

可能很多人以为曹魏才是最后灭亡的,实际上东吴才是最后一个,蜀国灭亡的后两年司马炎就登基称帝,建立了晋国然后才灭的吴,从此晋朝登上历史舞台。

诸葛亮死后费炜等先后辅佐刘禅治蜀,它们基本上遵循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蜀国政权仍比较稳定,与魏吴的鼎足形式还能维持。

公元253年,费炜死,姜维任大将军,他以一部分兵力屯守汉中,自率数万人多次北攻曹魏,但后主刘禅非常无能,贪图安乐。他宠幸宦官,让他们把持朝政,排挤姜维,国力日益衰弱。公元202年秋,魏国带兵关中,准备伐蜀。

正在屯守的姜维得到消息后马上报告刘禅,并建议他做好防御准备,刘禅宠幸的宦官却耍弄迷信,说魏军不会到,让刘禅不必留意。公元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率兵十八万分三路大举攻蜀,刘禅毫无防备准备,人心大乱,文武大臣束手无策,有人认为蜀和吴是联盟,应该投奔吴国。也有人认为南中地势险要,便于防守,应该退到南中。

这时光禄大夫谯周提出了投降魏国的主张,他说“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还说刘禅投降魏国后,可以分到一块爵土,继续享乐,昏庸的刘禅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向魏国投降,蜀国灭亡。魏灭蜀后,司马氏在国内的势力更大了,取代魏国的条件逐渐成熟。公元265年,司马昭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后废掉魏元帝曹奂自称皇帝,国号晋,仍然立都洛阳。

晋朝建立后,司马炎积极整治军队,做灭吴的准备,还命令益州刺史在巴蜀修造战船,训练水师,以便攻吴时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吴国自公元252年孙权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宗室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互相侵占,一片混乱。尤其是孙权的孙子孙皓统治时期,政治更加腐朽。孙皓极其荒淫暴虐,奢侈无度。他对部下任意诛杀,

人民赋税繁重,痛苦不堪,国力十分衰弱,晋朝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公元279年发兵二十万分六路,大举攻吴,在晋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吴国的军队很快溃败,公元280年,进攻晋军攻下建业,吴末帝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至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统一于晋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行政区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4
吴国:现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南部等地。
蜀国:现四川、甘肃、宁夏、武汉、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魏国:整个北方,南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5
三国成立时,魏是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蜀是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包括现在的重庆市吴是福建,浙江,江西,后来杀关羽夺取了湖北和湖南一些
第3个回答  2017-11-04
魏国:今黄河流域。蜀国:以四川为主的今西南地区。吴国:长江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