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OSPF中第一类外部路由和第二类外部路由的区别(思科华为的设备有区别吗)

谢谢,看了很久找了很多材料,也不理解这2者的区别,希望哪位老师回答一下。

就是看你更偏重于自制系统内部数据包的选路还是更偏重于自治系统外部数据包的选路。偏重自制系统内部的选路,宣告系统内部路由,控制入业务量的走路,用E1;偏重自制系统外部选路,自治系统接受外部路由通告,控制出业务量的走路,用E2。

举个例子。如图所示,如果B和C两个ASBR路由器将目的地址61.135.169.125通过E1类型来通告此地址到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A,那么B路由器通告的到目的地的路径A-B-D的路径代价和为20+5+5=30,C路由器通告的到目的地的路径A-C-D的路径代价和为10+10+5=25,所以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A将会选择A-C-D这条路。

如果B和C两个ASBR路由器将目的地址61.135.169.125通过E2类型来通告此地址到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A,因为E2类型不计算自治系统内部路径代价,那么B路由器通告的到目的地的路径A-B-D的路径代价和为5+5=10,C路由器通告的到目的地的路径A-C-D的路径代价和为10+5=15,所以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A将会选择A-B-D这条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0
你是问5类lsa里在路由标示中的E1、E2两种有什么区别是吗??

如果是我知道一点点。
假设外部路由的刚刚发不进来的那个metric是20,那么
e2路由发布进as后的metric就是20,而且始终是20;e1的metric则是20+系统内部路径的metric,也就是说他们的metric计算方法不同。
一般默认情况下都是E2,这种外部路由的metric永远都是20 ,不论转发的哪个一个路由器,都会保持为20不变,不会计算沿途的metric累加;与E2不同的是,E1一般是手工修改类型之后才会出现,对于它每个经过的router,都会计算自己的metric,方法就是20+转发lsa沿途的metric,就是上面个所说的“系统内部路径的metric” 。
这样,当有两条路径能够到达某一个地址时,e1的在选择路径的时候就只需要直接比较总cost值,因为在计算metric的时候它就已经累加了;而e2就要先比较外部cost,例如一条metric是20,令一条是30,那么它就直接选取20的,如果这两条路的metric一样然后再比较总的cost

思科似乎是这样的,要是有哪说的不对,还请百度的兄弟们指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5
很简单。
第一类外部路由,认为它的metric与AS内部的metric是一个量级,计算路由cost时是as内的cost+外部路由的cost。
第二类外部路由,通常认为它的metric与AS内部的metric不是一个量级的(AS内的cost简直可以不用考虑),这时计算出的路由的cost直接是引入的外部路由的cost,不考虑as内路径的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