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和弘扬文化自信

如题所述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对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2、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3、要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4、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为此,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5、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持开明开放的态度。

一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我们应该维护文明的多样性,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不搞自我封闭,更不搞唯我独尊。不同文明之间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而应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二是正确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去创造新的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