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一个“大太监”王振是怎么炼成的?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好像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只要是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都少不了宦官干政的局面,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管是割据性的还是大一统性的,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情况。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有感于宦官干政的危害,特意把"内官不得干政"这几个大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奉天殿外。在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四朝中,宦官受到了压制,基本上没有参政的趋势和机会,明成祖虽然设立了由太监管辖的东厂,但仅限于特务活动而已。到了宣德时,由于朱瞻基有时候太懒了,而太监又是他比较信任的群体,故而让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并设立了专门教授太监读书的内书堂,从而为太监参政,干政做了铺垫。宣德在位时,还能监督这些太监,不至于过分,但他在位仅仅十年便一命呜呼,后继者正统皇帝继位时才八九岁,这就为太监干政掌权提供了机会。于是,正统朝便产生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太监",这便是王振。

王振,河北蔚州人,蔚州那时候属于山西,所以他其实是山西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长大后做了当年的教官,即专门管理教育的官员,这类官员在当时属于冷门职位,升迁的可能性不怎么大,但他还是靠着这个职位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他,还不是太监。他有感于做教官的前程基本上没有空间了,便响应永乐大帝曾经下达的一个旨意,这便是:"凡事在当地干教官不称职的,便可以申请调到京城做官!"这意思看上去还不错,很多地方官挤破了头,业绩突出都不一定有机会调进京城,更何况是教官?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很多教官却不愿意这样,因为调进京城做的官就是阉割了进宫当太监!试想,除非脑袋被门夹了,不然好好的教官不做,干嘛要做太监呢?教官虽然待遇不怎样,但也能养家糊口,做太监了就享受不了正常人的天伦之乐。但王振却不这么想,因为他胸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抱着这样的梦想,王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进宫当了太监。因为读过几年书,而当时宫里的其他太监要么是文盲,要么是半文盲,所以王振很受其他太监的尊敬,都亲切的叫他"王先生",所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连外庭的文武大臣都知道宫里有个太监叫"王先生",很受人尊敬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读书人就是好,起码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嘛。到了后来,王振引起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注意,感觉王振是个不错的人才,便让他做了太子朱祁镇的伴读,于是王振便和后朱祁镇勾搭上了,而且关系很好,连朱祁镇都随哪些太监称呼他为"王先生"。

公元1435年,年仅三十七岁的朱瞻基驾崩,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正统皇帝。因为年幼,所以朱瞻基特意为他找了五个很有能力的辅政大臣,即"三杨内阁"里的"三杨"外加张辅和胡?酰?晌绞且?挠形模??溆形洹H绱舜钆洌?梢员Vぶ炱钫蚯字で俺??稳定,天下安宁。

可历史总是那么有趣,这五位虽然名为辅政大臣,但真正辅政的却是朱祁镇的祖母,即洪熙皇帝的张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张太皇太后。张氏知道王振和朱祁镇关系一般,为了防止朱祁镇受王振影响,也是为了防止王振干政,特意在朱祁镇继位不久便召集五位辅政大臣开会,而会议的内容就一句话,就是告诉朱祁镇,以后有什么问题都要和他们商量,他们同意了才可以做。按说既然不说其他的就可以散会了,可张氏却叫了王振进来,大声呵斥他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太监,却仗着是皇帝的亲信胡作非为,今天我就要杀了,以绝后患。就在朱祁镇和五位辅政大臣还没反应过来时,旁边的锦衣卫就把刀驾在王振的脖子上了。这时的王振才意识上,五位辅政大臣不足虑,真正能威胁到自己的是这个老家伙。后来的结局是王振没死成,因为朱祁镇实在舍不得他,苦苦哀求张氏,连五位辅政大臣也为他求情,张氏才勉强放了他,并告诫他以后不得干预朝政。侥幸逃过一劫的王振便默默的把张氏列为自己的头一号对手,而第二号对手便是"三杨"。

对于这两号对手,王振有自己的策略。对付张氏,王振的策略是:熬!因为张氏历经四朝,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了,已经活不了几年了。而对付"三杨",王振的策略则是夹着尾巴做人,并对他们表示尊敬,尽量不做出格的事,暗地里却广结党羽,暗查亲信。

不得不说,王振的这两个策略相当有效,因为在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张氏便离开了人世,在此期间,王振还随带熬死了"三杨"中的杨荣,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已经老的不成人形了。虽是如此,想要对付他们还是不容易的,但还是被王振找到了破绽。王振在其党羽的帮助下,利用杨士奇的儿子故意杀人的案件展开了对杨士奇的攻击,自知理亏而且年老多病的杨士奇招架不住,于是被迫辞官归乡,从此告别了政坛,而王振则一举打垮了这个同样历经四朝的内阁大臣。

就这样,王振利用时间的优势,用了七年的时间,逐一铲除了能阻碍到自己的两个威胁,从而利用皇帝年幼的机会,独揽了朝政大权。虽说王振完全掌权时,朱祁镇已经是十五六岁的人了,但在王振有意引导下,朱祁镇成了只知吃喝玩乐的小皇帝,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了王振处理。王振虽说掌握了朝政大权,对他来说,却远远不够,因为他要的是干一番能留名青石的大事业。而这样的大事业是需要时机和运气的,但王振相信自己能遇到的。

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王振终于等来了他要要做的能青史留名的大事业。这一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十万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边境。也先之所以会率兵南下,是因为他已经统一了蒙古各部,准备恢复曾经的元帝国的风光,而导火线则是因为王振突然稽查了蒙古与明朝的贸易,发现有很多是违法的,故而把蒙古人要贸易的牛羊马匹全部收缴了,让蒙古人血本无归。而王振之所以要突然稽查,是因为蒙古人事先没有给他贿赂。这样说来,王振是无意间制造了自己所谓的要青史留名的机会了。

此时的大明帝国在王振的折腾下,已经不复永乐时期的风光了,但实力犹存。不过朝中大臣却极力主张防守,因为暂时没有拿的出手的统帅,而王振却极力怂恿朱祁镇可以像永乐大帝一样御驾亲征。因为王振知道,朱祁镇很依赖自己,朱祁镇亲征,其实就是自己亲征,这样就能青史留名了。而朱祁镇在永乐辉煌的诱惑下,同意了王振的提议,便统帅近五十万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出战也先。当然,这里的五十万存在争议,在这里姑且用之。

王振之所以敢这样做,一个是因为自己那可笑的想法作祟,另一个则是他收到的情报显示,也先的部队只有两三万人,所以他觉得几十万打两三万完全是稳赢的,故而才会极力怂恿朱祁镇。可怜的朱祁镇因为太嫩了,没有经受住永乐辉煌的诱惑,从而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大军行至土木堡的时候,便遇到了也先,而在王振的瞎指挥下进入也先的伏击圈,又是在王振的瞎指挥下,明军全军覆没。王振在战乱中,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也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了。可惜的是,明朝几代人攒下来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更可惜的是随此次出征的明朝大部分优秀文武大臣也尽数战死,包括永乐时期遗留下来的名将张辅。这个老将军也是辅政大臣之一,年龄已经很大了,本来可以在家安心养老的,却不放心年幼的朱祁镇,于是便陪同而来,可惜英勇一世,却在王振这条阴沟里翻船。但他做到了为人臣子应有的责任,不负当年朱棣对他的信任。

王振,一个曾经的地方教官,为了自己所谓的、可笑的大事业,抛家弃子的做了太监,一步一步的走向权力的顶峰,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大太监,开启了明朝宦官为患的苦难篇章,他是青史留名了,只不过是遗臭万年而已。当然,这也是明宣宗朱瞻基挖的一个坑,坑了大明的天下,更坑了天下的劳苦百姓。倘若他不设立内书堂,不让司礼监有和内阁的票拟权相媲美的批红权,那王振也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了。当然了,还是那句话,历史就是历史,并没有那么多如果。

"土木堡之变"让王振得到了应用的惩罚,可大明王朝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有点得不偿失了,从此之后,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那一年,王振还是一个读书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十年寒窗苦读,做官……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确实难了些。

但是他努力了,尽管最后成为了一个落第秀才,为了生存他只好去本地的一个私塾教书,慢慢的,他当初的名垂千古的梦想就被磨灭了,他只是想生存下去,过年了买点肉吃,伤心了买点酒喝。

不过王振还是有运气的,十年寒窗没有结果,但是他会看人,不久之后,就从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做了教官,娶妻生子。

他本以为这样的生活能够一直下去,没想到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永乐末年,朝廷颁布了一件事,即全国上下的教育官员可以进宫教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却没有人报名,因为想要进宫,必须自宫。

这件事就传到了王振的耳中,据说这会王振已经犯了事,可能有入狱的危险,他在考虑,自己要不要尝试一下。

对于他来说,其实自己已经没什么渴求的了,已经有了家室,有了子女,虽然日子清苦了些,但是毕竟是读书人,活的还算是体面,最重要的是,他一直有一个名垂青个的梦想。

怀揣这个梦想,他报名进宫了,当然,自宫之后进的。

进宫之后,他每天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教书,只不过学生都是宫中的女子而已,虽然身在一群美女(有待考证)之间,但是王振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但是大家都很尊敬他,一想也是,没人来,就他来,能不尊重么。

于是这件事就传到皇帝耳中了,皇帝听说这个小伙能力挺突出,教书也不错,就干脆分到太子那,给太子教书了,这个时候的王振,我只能说他比那些太子师更会玩,竟然让当时的太子,未来的皇帝朱祁镇对他言听计从。

这个时候他知道,他当初的梦想(野心)就要实现了,人一旦有了权力,就如同无底洞一般,无法满足,就这样从贪污到受贿,从结党营私到大权独揽,当初那个有梦想的少年,终于变成了权倾朝野的死太监。

直到土木堡之变,他终于死了,只不过他还带走了明朝的十万将士,明朝的精锐,我只能说,这个该死的太监。

观历史,太监权倾朝野的原因只有一个,皇帝无能,要是朱重八在位,不要说王振能权倾朝野,在贪污六十钱的时候估计就被扒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