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与全额退休后的待遇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按经费来源可分为三种: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种单位没有其他收入,经费只能全部靠政府财政负担,如中小学;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往往有一定的收入,但靠自己又无法养活自己,政府财政补贴一部分经费,如公办医院;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可观的收入,足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不需要财政补助,如一些大学,国家一些检测机构,他们的收费很高,完全够自己花了。事
原来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是有差别的,全额的比差额的少,差额的比自收自支的少,2006年改革后,国家又进行了统一,工资标准一样了,退休的政策目前是一样的,只是经费来源不同。
至于福利这个东西不好说,看单位领导和单位习惯的,当然也看经费是否充足,虽然都是事业单位,哪怕是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都是有差别的,就像各个家庭一样,兄弟间一样,家里伙食好坏全靠各个家长安排,当然也受家庭收入影响。
今天发展趋势,全额的还是全额,差额的还是差额,自收自支的改成企业。退休政策恐怕再过五年、十年都会走社会保险,因为国家一直想推行,在搞试点,目前阻力较大,但最终会实现的。
一、概念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二、包括内容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三、作用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