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孩子入园哭怎么办?

如题所述

儿子3岁了,已经去幼儿园4天了,可还是哭闹的很厉害,眼睛四周都红了,还总用手揉,嗓子哑了,还低烧。晚上醒了就哭让抱着害怕我走了似的,我真不忍心再继续了,请过来人帮帮我!谢谢了!

开学季到了,这个提问的妈妈遇到的困扰估计也会有很多的家长碰到过,是啊,在孩子初次到幼儿园入园时,几乎都会面临到孩子分离时的哭闹,以及到了幼儿园不能适应的情况发生,家长们为此很是苦恼。

我们不禁会想,难道没有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吗?孩子又都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呢?

孩子一般会出现哪些情况?
    入园时大声哭闹,不让家长离开;情绪紧张,不愿意在幼儿园进餐或要求老师喂食;午休时因为没有亲人陪伴不容易入睡,哭泣;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参与活动;初期入园后会引起生理上的应急反应,有的会出现生病的情况,比如感冒、发烧等。

一项调查数据:

约30%的孩子高度焦虑,哭闹,拒绝在幼儿园吃饭、睡觉;40%-60%的孩子中度焦虑,爸爸妈妈离开时会哭,但稍后就好。10%的孩子情绪的焦虑损伤脾胃,抵抗力下降,一上学就生病。

其实这些都是这个时期正常的现象,不必过于紧张,这都是由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所产生的表象。

为什么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哭闹

安全感缺乏

试想一个场景:我们作为一个大人,初次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没有任何人的陪同,还可能面临语言不通等问题,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我自己对出国游一直都有一种犹豫,到底是跟团呢还是自由行,自由行的好处很多,为什么对自由行会产生犹豫?

无外乎是对陌生环境安全感的缺失,加上又没有导游对你进行指导和安排,内心畏惧。

如果自身在陌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弱,准备不足时,是不敢贸然选择自由行的。

这个例子其实和孩子入园时什么会哭闹是有同理性的,你在没有做好自由行的准备之前,就让你出发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你内心恐怕会崩溃!

我们的孩子因为在三岁以前一直与父母及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适应过其他的集体生活。

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未必能意识到幼儿园的教育意义,出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容易产生抗拒。

害怕被抛弃

孩子去往幼儿园,离开每天朝夕相处的亲人,这个时间会长达6-8个小时,这在三岁以前是未曾出现过的。

孩子的表现其实都是因为害怕被抛弃而产生的焦虑,孩子其实最害怕父母不爱自己。

所以这种恐惧下,在初期幼儿园入园时,孩子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分离可能会被家长抛弃,所以才会产生分离焦虑。

情绪表达受挫

平时在家里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能能够及时的向家长去表达,而对于陌生人,一般孩子是不愿意去流露自己的情感的。

孩子离开家人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让孩子觉得孤立无援,又无从去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也是孩子不愿意入园的原因之一。

环境感染

作家王安忆在《我们家的男子汉》中写姐姐家两周岁孩子送托儿所“他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当别的孩子们哭的时候,他才想起了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参加一个仪式”

每个孩子在渡过这个时期的表现各有不同,如果有的家长准备工作得当,孩子虽然还是会有部分焦虑情况,但很快能够调整和适应。

但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在入园时的各种焦虑的状态,比如哭闹等,也会影响没有哭闹的孩子,一起加入到哭闹情绪里面来。

已经带大家去了解了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如何顺利的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心理医师称: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

一、接受孩子哭闹

我们明白了其实孩子入园的这些表现其实都是社会化进程迈进的正常节奏,家长们其实也不必过于忧虑。

我的大宝当初入园时也面临过这几天的焦虑期,但是我们事先做了功课,这段焦虑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前面介绍过这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首先是要坦然接受这个过程,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大,不必过多的担心。

1、我不止一次的在我的文章中提到过,家长对于孩子情感引导的重要性,不要去轻视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你重视孩子的感受,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怀和爱,才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2、我们家长在这个阶段,不用过度紧张,也不要焦虑,大人的焦虑情绪是可以传导给孩子的。

3、出现这种状况不要去责骂孩子,更多的是感受孩子的体会,更多的予以呵护和引导

二、提前感受群体活动

孩子从出生到三岁,一直是以家庭生活为主,一旦进入幼儿园阶段就进入了集体生活阶段,为了让孩子能够平稳渡过,就需要让孩子在入园的前半年开始,有意识的去参加群体活动。

1、可以更好的与外界接触,了解和认识到除了家庭之外的场所;

2、可以与更多的孩子玩耍,容易营造与幼儿园相似的群体;

3、让孩子感受到除家庭外的环境,也会带来安全和快乐。

三、提前演绎幼儿园场景

来看两个例子:

例1、一个妈妈有一对三岁的双胞胎,她在得知自己要去做手术时,并没有告诉孩子,而是在一天早上离开时装作正常去上班,然后她消失了三个礼拜。

这一对双胞胎每晚哭着睡觉,白天担忧烦躁,孩子的爸爸一直在陪伴着孩子,可是对缓解孩子的状况没有一点帮助。

例2、同样是这样的一个妈妈面临这样的事情,在做手术前几天告诉孩子了实情,其实孩子未必理解了,妈妈开始与孩子进行“妈妈要去医院”的角色扮演游戏。

于是妈妈、孩子、医生和护士的游戏开始了,当演到妈妈离开后孩子哭了,不断的喊着“我要妈妈”,然后妈妈把爱孩子,想孩子感受表达出来,最后妈妈回家。

这场分离和团聚的角色扮演游戏不断的演绎着,孩子很快进入了角色,适应了这个场景。当妈妈真的离开孩子去做手术时,孩子显得非常从容,坦然接受。

我们通过这两个例子看出,孩子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产生焦虑,而我们所做的应该是通过我们事先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

所以我们可以效仿例2当中这个妈妈的做法,提前将幼儿园入园这件事在家里进行角色演绎,提前可以让孩子感知到这件事情并不这么可怕,有了这些铺垫后,当真正入园时孩子的焦虑会大大缓解。

四、事前准备工作

我们做好了心理的铺垫后,接下来就要做的是实际的准备事项了。

1、环境熟悉

我的大宝在当初选择幼儿园时,我们都是一起带着她去幼儿园实地考察,第一可以看看孩子对于幼儿园的反应,也可以对园内的设施设备做个参观和考量。

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还带着参观了教室、午休的地方、洗手间的位置、室外的场地、就餐的场地等等,并且让孩子和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并教导孩子如厕问题、吃饭和午休问题,以及和小朋友间的相处,遇到突发状况的处置办法等。

做这些的目的,就犹如你要去国外旅游,要做攻略一样,预见性的做一些准备,不至于内心慌乱。

2、能力培养

在入园前的半年起,家长应为孩子做一些个人事项的能力培养,以此来适应幼儿园的入园生活。

毕竟幼儿园不比家里,一个老师不可能只看护一个孩子,这时候,有些孩子自身的事情需要由孩子来完成。

自己吃饭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我的小宝今年两岁,基本上一岁半起,我们吃饭都需要做到餐椅上,由自己来独立完成吃饭这件事,尽管有时候吃的桌上地上都是米粒,但是现在她早已不需要大人喂食了,这样到了幼儿园,就不用由老师来协助吃饭,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如厕问题同样重要,这是幼儿园初期比较容易引发状况的事情,让孩子能够在两岁开始进行锻炼,随着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件事也不是这么难做到的。

为了顺利渡过孩子的适应期,可以随身给孩子带一件喜欢的玩偶,这样可以安抚孩子的内心,但是切忌将大人的贵重物品作为安抚物品给孩子,这样对物品保管的责任会让孩子更加焦虑,不利于疏导,反而起反作用。

五、给孩子承诺

已经给孩子强调过这个入园的短暂分离期,在接孩子这件事上要格外的重视,并且需要给孩子承诺当放学时会第一时间接回,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去接孩子,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不会再有恐惧感,就会把幼儿园这件事看得非常的日常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都是这样的,孩子刚刚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点不习惯,在父母的陪伴下和小朋友玩一会熟悉了就好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8
这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去哄他们,要狠一狠心。
第3个回答  2021-01-17
父母应该及时和孩子交流,然后慢慢安抚好孩子情绪,这样孩子才不会哭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