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如何控制病情呢?

如题所述

多系统萎缩是神经内科常见病、高发病,此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帕金森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身上。得了该种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则会引发很多严重并发症,比如尿路感染、痴呆、头颅或全身外伤、深静脉血栓。若想确诊此病,则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比如卧立位血压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UMSARS量表评估。本病经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治疗,常用疗法有以下几种。

1、左旋多巴胺:左旋多巴胺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常用药物,主要针对帕金森病样运动障碍,但疗效较差;与此同时,患者也可以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疗效会有所提高。

2、α1受体激动剂:多系统萎缩发生后,患者也可以使用α1受体激动剂治疗,主要包括盐酸米多君、屈昔多巴,此类药物可以明显的提高收缩压,从而改善头晕和尿失禁症状。

3、西地那非:西地那非主要适用于勃起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虽然该药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后患者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消化不良、腹泻、口干。

4、奥昔布宁:该种疾病发生后,患者也可以口服奥昔布宁治疗,此药主要针对排尿功能受损的患者,通常用于尿失禁、尿急、尿频等膀胱过度活动的症状。此药虽然疗效较好,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痛、乏力、口干。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方法如上所列,该种疾病目前还不能治愈,总体预后较差,大约有80%患者在出现运动障碍五年后瘫痪。多系统萎缩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护理,患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铁、钙、锌丰富的蔬菜,以便增强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成年期发病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由于在起病就会同时累及大脑皮层、锥体外系、脑干小脑等,这三个系统受累的先后不同,所以造成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出现这三个系统全部损害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现。
本病病因不清,目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是原发性少突胶质细胞病变假说,即先出现以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阳性包涵体为特征的少突胶质细胞变性,导致神经元髓鞘变性脱失,激活小胶质细胞,诱发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第二是神经元本身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造成神经元变性死亡。α-突触共核蛋白异常聚集的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自主神经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对症治疗:
1、
体位性低血压
首选非药物治疗,如弹力袜、高盐饮食、夜间抬高床头等。无效可选用药物治疗:①血管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能迅速升高血压(30~60分钟),2.5mg,每日2~3次,最大剂量是40mg/d,忌睡前服用(以免卧位高血压);②9-α氟氢可的松:可口服,0.1~0.6mg/d,也有改善低血压的效应;③另外有麻黄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然而鉴于后两类药物副作用较多,不推荐用于MSA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规治疗。
2、泌尿功能障碍
曲司氯铵(20mg,每日2次)、奥昔布宁(2.5~5mg,每日2~3次)、托特罗定(2mg,每日2次)能改善早期出现的逼尿肌痉挛症状。
3、帕金森综合征
美多巴对少数患者有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无显著疗效;帕罗西汀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双侧丘脑底核高频刺激对少数MSA-P亚型患者可能有效。
4、其它
肌张力障碍可选用肉毒杆菌毒素。
本病预后不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28
多系统萎缩只有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下才能改善症状,还有一个治疗方案,即生物疗法。将婴儿脐带血给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治疗,患者可以恢复。这种影响在人与人之间也是不同的。多系统萎缩可吃枣,饮食应均衡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不要吃油炸的、脆的、辛辣的、腌制的、罐装汤、黄油、番茄浆、香肠、培根、热狗、蛋糕、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