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名人,最好是艺术家,说一下他的故事,个人简介,和生平事迹,

如题所述

达•芬奇 (1452.4—1519.5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生于佛罗伦萨。1466年起在佛罗基欧的画坊学艺10年,1481年成名独立开设画坊。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结合,使当时绘画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如代表作《最后晚餐》、《蒙娜丽莎》。还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星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绘画理论。在哲学、数学、力学、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设想和发现。重要著作有《绘画论》,并有大量草图速写及有关自然科学、工程等手稿存世。在绘画方面,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的绘画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肖像画《蒙娜丽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达•芬奇是1503年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一天早晨,达•芬奇在林荫道上漫步,偶然发现了一位非凡的妇女,她的端庄、娴静、安详,引起了画家的注意。从此以后,达•芬奇开始给她画像,整整画了四年。这在绘画史上是罕见的。
《蒙娜丽莎》的创作过程如此之长,是因为达•芬奇在不断探索中,要寻找最新的艺术语言,要用尽善尽美的形式表现一个摆脱了中世纪束缚的“人”,一个纯洁、善良、完美的妇女形象。为此他研究了造型规律,构图方法、色彩法则、明暗和光影的变化,同时,他还从事人体解剖和数学研究。
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艰苦深入地研究人体结构,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当时,宗教势力还很强大,根据教义,解剖尸体是对神灵的亵渎行为,要受封建教会的制裁。达•芬奇只好在夜深人静时,带着助手悄悄地到存放尸体的寺院,钻到阴森窒息的地下室里去进行尸体解剖,黎明时分他们才回到住所。不知疲倦的达•芬奇顾不上休息,根据解剖所得的新鲜印象,继续详细地画出骨骼和肌肉的细部,并写下心得体会。
可以说,作为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蒙娜丽莎》,是他呕心沥血、不断探索的结晶。然而,达•芬奇一直认为,这幅画“没有最后完成”,一直把它保存在自己身边。1516年,当达•芬奇离开故乡去法国时,他行李中就有他学术研究的手稿和这幅画。在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长途跋涉中,《蒙娜丽莎》一直伴随着他,直到他1519年去世。
1519年,达•芬奇在法国去世时,将他的所有手稿和素描都留给了他最钟爱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Francesco Melzi)。梅尔兹在老师没有来得及完成的手稿上,模仿老师的笔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的一切创造,没有一件他认为是完成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