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物价有什么影响?现在我国的情况是不是通货膨胀?

如题所述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的角色
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价若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若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毁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国际贸易:若国内通货膨胀率较低,遭削减的贸易余额会破坏固定汇率。

鞋底成本:因为现金的价值在通货膨胀时会萎缩,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因此会倾向持有较少的现金。此词表示真实的成本会更经常流向银行。(鞋底成本一词是句玩笑话,意指因走到银行而磨损鞋底所产生的成本。)

菜单成本:商号须更勤于改变产品价格。此词表示餐厅用于改印菜单所需的成本。

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在一经济体中,会有若干部门编入通货膨胀指数,而若干部门没有,通货膨胀行为会自未编入的部门向编入的部门重新分配。在影响幅度小时,这属于一种政策性的选择,不对储蓄而对变现优先权与手头资金课税。若影响超出一定幅度时,则其效应歪曲,成为个人“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也就是鼓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

因为以上打击通货膨胀的理由都高于打击其预期行为与打击持有大量资金所需的小幅影响,大部分的中央银行顾及物价稳定性,都以可见但极低的通货膨胀为目标。
反通货膨胀
国家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然而,不同国家的央行对控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说,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而有些仅在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加以控制。欧洲中央银行因在面对高失业率时采行后者而受指责。

货币主义者着重经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资金供给来提高利率。凯恩斯主义者则着重于经由增税或降低政府开支等财政手段来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对金融政策的解释部分来自罗伯特•索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抵抗通货膨胀方法为:固定货币与黄金等固定参考物的兑换率,或降低浮动货币结构中的边际税率以鼓励形成资本。所有这些政策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达成。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参见工资议价,incomes policies)。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实际上,物价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货膨胀而使经济衰退更具影响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业率),而经济衰退可在需求高涨时防止物价因控制产生歪曲。

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6
昨日(7月3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表一篇名为《近期全球食品价格走势及对我国影响的初步判断》的署名文章表示,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更不会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国内粮食库存高于安全线

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续上涨到今年前2个月,世界粮价在近6个月的时间内在高位波动。通过粮食的国际贸易渠道,世界粮价的上涨也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国内。

今年1到5月,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其中粮价上涨6.4%。由于在我国CPI商品构成和权重中,食品类商品权重占33.6%,CPI走势与食品价格走势相关程度很高,所以有人一度开始担心,粮价日益走高将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但文章作者,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刘冰、马岩、王金萍认为,我国粮食库存仍在安全线以上,不会造成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

资料显示,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及净进口增加,2005年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开始回升。到去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原粮库存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占当年全国消费量的40%,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粮食安全库存17%到18%的标准。

历史经验表明,粮价只有涨幅超过20%才会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涨幅基本在10%以内。

全球粮价不会上涨太多

今年3月份起,世界粮价总体水平虽仍处于高位,但主要大宗粮食品种价格已全面回落。受此影响,全球食品价格已开始回落。

但是,如果排除气候因素以及投机因素的影响,预计2007年世界粮食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专家表示,虽然需求增加给粮价提升造成压力,但是今年的全球粮食供给也将同时增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谷物产量将创记录的达到21亿吨,不仅比去年增产4%,而且比2004年创下的原最高记录还多出近1000万吨。

综合各种因素,专家认为,2007年总体价格水平将在高位波动,但幅度不会太大,预计2007年世界粮食总体水平价格将上涨3到5%左右。因此,估计2007年全球食品价格水平也不会上涨太多,推动通货膨胀水平上扬的作用有限。(何鹏)

粮食减产拉高全球粮价 持续高企恐将引发通胀

受粮食减产和生物燃料需求增加双重推动,2007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外界已有观点认为,消费者将面临新一轮持久的食品价格高企时期。

我国物价走势总体平稳 专家提示特别关注粮价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铮)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了备受关注的4月份我国物价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环比下降0.1% 。

这是今年以来,一路走高的CPI同比涨幅的首次回落,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CPI环比(比上月)微降的局面。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当通货膨胀率相对并可以为人们所预期的时候,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很小。但当通货膨胀率突然发生变化而为人们所无法预期的时候,通货膨胀便将通过影响收入和财产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量的水平和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关系
第2个回答  2008-01-06
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水平在一段时期内连续的上涨。我国现在正经历着通货膨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