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有着几次和假释官员的谈话,唯独最后一次才成功,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瑞德是位充满热心,又很有智慧的中年人。他和安迪是狱友,安迪入狱时瑞德已经服刑了20年。瑞德在和安迪的交往中,帮助安迪克服了绝望,重新树立起信心,安迪也利用20年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瑞德是个杀人犯,至于他的犯罪过程在电影中并没有交待,可能因为打架斗殴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在美国黑人的犯罪率较高),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前两次瑞德申请假释都没有获得成功,第一次是瑞德服刑了20年的时候。他一再对假释官解释,说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已经悔过自新了,可假释官就是不相信,于是假释的申清被驳回了。

第二次是在他服刑了30年时,瑞德更加诚恳地解释,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了,结果还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所以,当瑞德服刑近40年时,再一次申请假释时,他不再象以前那样强调自己改过自新了,这次他有些气愤,说话也毫不客气,这是瑞德和假释官员的对话。

官员:你已经服刑40年了,告诉我你改过了吗?

瑞德:我想想看,我不大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官员:就是说你准备好重返社会了吗……

瑞德:这个我懂,年轻人,但它对我只是一个虚词,是政客们发明的词,让你们年轻人穿上西服系上领带有活干,你想了解什么,是否后悔犯罪吗?

官员:你后悔吗?

瑞德:我每天都在后悔,但不是因为受到惩罚才感到后悔,回首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想给他讲道理,告诉他还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现在办不到了,因为那个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个垂老之躯。我得接受这个现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名词,你盖章吧!别再浪费时间了,我跟你说句实话吧,我他妈早就不在乎了。

结果却出人意料,保释官竟然批准了瑞德的申请,在申请表上盖了章。

也许是瑞德的话触动了这位年轻的假释官,在与瑞德的对话中他能体会到瑞德讲的很真实,也许他对瑞德有几分尊重和几分好奇,另外,因为官员还年轻,对自己的工作比较认真负责,不再象前两次遇见的,上了年纪的假释官那样谨慎小心,只是例行公事而矣。

当瑞德假释出狱后,按照与安迪之前的约定,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和一部分钱。

再之后瑞德顺利出国,又赶往某地的一个小海岛,终于见到了越狱之后隐居在这里的安迪,两个朋友紧紧的拥抱到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8
如果你看过电影三遍以上,你就会发现答案。第一:电影一开始,典狱长在和犯人谈话的时候说过,这里没有上帝。更不能拿上帝发誓。。 第二:瑞德头两次的假释谈话,虽然他说他已经后悔,已经改过自新了,但是,他最后一句话还是说了以上帝的名义发誓。 这说明了他已经被制度化,他已经离不开监狱了。
第2个回答  2019-07-28
因为之前他说的都是别人想听的话,不是他自己的内心想法,假释管认为他只是迎合,不是真心悔改,只有最后一次,他经历了安迪的事件和那个老头自杀的事件之后,内心真的有所觉悟,并在最后表现出了一种释然,假释管听得出他的无奈与悲哀,放行了。
第3个回答  2019-07-27
你们应该注意到了前几次瑞德得态度很端正,对假释显得很渴求,所以他对陪审员们笑脸相迎,最后一次他直接破口大骂,满不在乎,那几个陪审员代表就把他放了
第4个回答  2019-09-01
这是反讽手法,揭示美国司法系统黑暗,前两次老黑人怎么忏悔,没用,因为你有剩余价值;最后一次是因为老黑人老了,监狱养他不划算,所以尽管他说话很冲,但是假释了。之前的放出去的老布,后来受不了外面环境自杀的那个,就是证明监狱不养闲人。通过鲜明的戏剧化对比手法,反映美国的司法体制缺陷和对底层人群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