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过写长城作文,应该怎么写题纲?

如题所述

大纲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来拟定:

引出问题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问题的解决之道

写作思路:拟定大纲,再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调整,大纲也就是你的思维框架,把写文章的思路先记录下来,不仅能让你了解文章结构并做适当调整,还能防止写文章的过程中因思路中断而产生遗漏的现象。

正文:

长城——中华的象征,民族的脊梁,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着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它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700公里,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历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

而工作环境又是高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鲜血和汗水。

长城越群山,经绝壁,穿荒原,横瀚海,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雄伟气势、宏伟规模。长城犹如巍峨丰碑,屹立在地球上,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

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是中华民族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6

提纲:主要写出长城的历史沿革、影响意义。

正文: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9
提纲:主要写出长城的历史沿革、影响意义。
正文: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第3个回答  2020-05-17
第一段由风景引入或长城概况(长,经过,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段历史典故:秦始皇,孟姜女·····
第三短古今作用
第四段结尾,可作首尾呼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5-19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当你登上长城时,才能感受到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在公元前九世纪,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就下令修长城。为了修筑长城,前后花费了近百万的劳动力,达到了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在那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上想要建长城是多么的艰难,在修筑过程中没有机械,没有起重机,全程靠人力来完成。古代的劳动人民硬是凭着汗水和智慧,修筑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如今的长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永远屹立在了中国的北部和中部。

长城的长度更是叫人瞠目结舌,它全长8851。8千米,在秦汉时期,总长超过1。1万千米,它蜿蜒盘旋,如同巨龙在腾飞。城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它在平原上高耸坚固,在崇山峻岭,它有天然的屏障“山险墙”,“劈山墙”。城墙平均高有七八米,宽约六七米大约五匹马并排走不成问题。外侧一面设有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部设有观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不仅可以观看敌情,还可以射击。烽火台是重要的传递军情地点,这里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可以很快的传递情报。

长城在军事实用功能逐渐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断增强的双向历史演进中,美学魅力日益明显,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中国人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