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什么事推动了唐装热

如题所述

唐装”这一概念原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唐代人的服装;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中式服装”。其第二种含义可能与涉及海外华人的“唐人街”、“唐人”等概念有关,主要是指被海外认知的“中式服装”或泛指中国人的装束。但是,自从在2001年10月21日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有一套经过重新精心设计的“中式服装”一经正式亮相,“唐装”一词就具有有了新的第三层含义,亦即专指那套经过重新设计、并迅速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中流行开来的“中式服装”(照片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壁垒”等,亦即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导向。但在其一年一度的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却形成了一个“传统”,亦即与会领导人所穿着的休闲服装,均是由东道国提供的富有本国或本地民族特色的服装,这个“传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全球化”之与“民族化”并行不悖的可能性。主办上海APEC会议的中国政府,曾为此花大气力设计并隆重推出的一套现代“中式服装”,这可以说是在国际化场景的一次颇为成功“民族服装”的创制与表演。 2002年春节期间,这套“中式服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式地流行,不仅使得“唐装”一词迅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而且,其意义也产生了诸多的分析,并引发了很多辩论[10]。笔者把“唐装”一词看作是和“中式服装”基本同义,而用“新唐装”一词指称APEC会议期间推出的这一套“中式服装”。笔者使用“新唐装”这一称谓,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原创人员的命名权[11]。 作为一次典型的和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有关服装创意的文化实践活动,“新唐装”的设计目标,就是要推出一套“盛世华服”。由于其在款式、面料和工艺等方面均做到了既对传统有所保留、借鉴,又有很多创新,并且融入了现代时尚的要素,因此,而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欢迎。“新唐装”款式的主要特点,简单地说,就是立领、对襟、接袖、盘扣,主要使用团花织锦缎面料,并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或纹样(照片5-6)。根据由原创者们所著《新唐装》一书介绍,新唐装在款式设计中,尽量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服装的古朴风韵,又突出了现代服装洒脱自如的特点;在制作技艺中,既运用了传统服装的诸多特色工艺如滚边、镶边[12]、嵌线、盘扣等,又大量采用了现代服装制作技术,如接袖、粘合衬、蒸汽熨烫等[13]。不过,分别和“新唐装”的男女上衣及所谓的“唐式”男女衬衫相配套的,主要是男女西裤或西式裙子。换言之,所谓“新唐装”,其实就是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中式上衣,一般并不包括与之配套的男女西裤和西式女裙。这种情形多少反映了它确实又只是一种“应景”的创作,虽然因适时推出并获得成功,但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此套“新唐装”的推出并非一阵空谷来风,它其实是有着深厚的服装史渊源的。“新唐装”基本上是以清代的对襟马褂为基础,经过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其男子款式的由来,可一直追溯到明清时男子的“行褂”、马褂及民国时期和长衫(袍)相配的马褂等,它的立领、对襟、盘纽等,除改连袖为装袖之外,基本上就是行褂、马褂款式的延伸与演变。“新唐装”女子款式的由来,大体上也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女子马褂、20世纪40年代率先在上海出现的对襟中式女装、装袖中西式女装等。所谓“中西式女装”的基本款式为立领、对襟、装袖,或为布料盘扣,或为塑胶扣子。以西式装袖为特点的此种“中西式女装”,曾于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盛行一时;到80年代中期,在上海还流行过一种“东方衫”,它是采用西装开襟、装袖,同时又采用中式立领和滚边、嵌线、镶边等传统服装工艺,并略微收腰,很适合中青年妇穿着[14]。正是上述所有积累,最终为今日“新唐装”女上衣的创新设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襟中式女装和装袖中西式女装的出现与流行,多少反映出中国女子服装款式一度曾出现过的男子化倾向,这也和妇女走向自由及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有着密切的关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