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妈妈一离开的时候就大哭,究竟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小熊10个月大了,刚出生的时候,每天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家里的人都希望他能睁开眼睛,看看他们,看看周围新奇的世界,可不管怎么弄,他只是睡觉,谁抱着他,他都能呼呼大睡。

可现在再来瞧瞧他,活脱脱的一个折磨人的家伙,每天只认妈妈,妈妈抱着出去玩耍,妈妈晚上陪着睡觉,有时早上起来不见妈妈在身边,就哇哇大哭,这让一直在旁边照顾的奶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也是每天辛苦照顾你吗?怎么只认妈妈呢?”

这一天,妈妈要出去办点事,谁知一离开妈妈,小熊就嚎啕大哭,不管奶奶怎么哄,他都执着地寻找妈妈,哭得撕心裂肺,已经走到楼底下的妈妈,依然能听到孩子扯着嗓子的哭泣声。小熊为什么如此依恋妈妈呢?一离开就大哭呢?这是因为孩子还不懂得“客体的永恒性”?

一、什么是“客体永恒性”

1、孩子智力的发展

每天只知道吃喝拉撒,睡觉的小婴儿,其实都是在睡眠中发育成长的,刚出生的孩子只知道寻求生理上的需求,对于心理需求还懵懂无知,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懵懂的小人儿,也会像春天里的小草一样,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探出头来探索外面的世界,这时他就会对母亲产生依恋,从最初通过气味来认识妈妈,到后来的依赖,再到寻找,其实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标志。

2、寻求安全感

孩子对于母亲短暂的分离,产生了害怕的情绪,他们害怕母亲的离开,因为母亲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安全,他们以为的离开就是消失,所以,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恐惧情绪,那就是大哭,其实,这是孩子缺乏对“客体永恒”性的理解,他还不懂得妈妈只是一时的离开,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出现。

3、对世界的认知

婴儿对外界的感知,是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感知慢慢开始的,他从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环境,甚至是最熟悉的玩具来锻炼自己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他们从最初的转瞬即逝的印象来感受这个世界,到知道事物的存在,再到了解事物永恒的存在,就是他们探知世界的开始。

客体永恒性:它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这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标志,可当孩子缺乏这一认知时,就会莫名的恐慌和无助,这对其心理伤害极大。

二、孩子缺乏"客体永恒性"的认识会有什么危害

1、发展缓慢

当孩子缺乏对“客体永恒性”的认识时,就说明孩子的心智发展缓慢,他对事物的认知与其年龄不相符,这时他的需求却在增加,但他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认知,所以,他很容易焦虑不安,总是需要婴儿般的呵护,这不管是对他心里还是生理的发展都极其不利。

2、对情感的迟钝

由于他们对“客体永恒性”认知的缺乏,导致他们如婴儿一般的,只忙于对最亲近人的依恋,而忘了要去认识外面的世界,他们会很害怕与母亲分离,所以就错过了去认识新的朋友,小孩对外界的交流,也是需要一点点去认识的,他们要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整天躲在妈妈的怀抱中,他们要去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熟悉的,陌生的,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认知上,再去探索。没有一定的认知,当然就很难去探索了,更别说对陌生人的一种情感。

3、对事物认知的缺乏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越来越丰富,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他不再满足于平时的吃喝拉撒,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正因为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快速发展起来,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客体认知”的基础上,他只有懂得了这些,才会对外界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解才会促进他各项能力的发展,反之,他对事情的认知就只会停留在婴儿时期。

促进孩子“客体永恒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他的内心才会无所畏惧,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只有内心安宁才会性格平和,才会临危不惧,才能急中生智。对于小孩子可能还看不太出来,但儿时的影响会伴随其一生,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三、获取“客体永恒性”,让孩子独立又有安全感

1、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的陪伴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平时要多与孩子说话,哪怕你觉得孩子好像不懂,但仍要进行,多进行眼神的沟通,父母温柔的眼神和语言,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当孩子稍大一点时,就要多与孩子做游戏,比如躲猫猫,这样的游戏不仅孩子喜欢,更能促进孩子对“客体永恒性”的认知,慢慢的孩子就会从转瞬即逝的印象再上升一个层面。

2、 平时多带孩子感知外面的世界

平时带着孩子多去感受大自然,感受阳光,感受四季的变化,不要总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就是这样从懵懂无知中慢慢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细心和努力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感知成长。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当孩子尝试着自己去感受东西时,想自己去抓一个东西时,父母就要配合,鼓励孩子不停地去尝试,只有自己不停地去感知,才能更好去理解,这也是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这时可千万不能打着“爱”的名义去心疼孩子。

当孩子获取了“客体永恒性”,他依恋妈妈,当妈妈短暂离开时,他也会非常不舍,但他知道这不是分离,一会儿妈妈就回来了,他在妈妈离开后,会很快适应,因为他心里明白,所以他不会恐惧,不会焦虑无助,他会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周围的事情上,当妈妈回来时,他会惊喜地寻找妈妈,所以这样的孩子身心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因为宝宝缺少安全感了,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存在,妈妈离开宝宝没有安全感就哭了。
第2个回答  2020-11-01
孩子可能一直是跟着妈妈,由于长时间在一起,对妈妈产生依赖感。面对妈妈的离开,安全感自然也没有了,孩子心里恐慌所以会哭。
第3个回答  2020-11-01
因为孩子还小,从小又是妈妈带大,所以对妈妈养成了依赖,如果妈妈一离开,孩子就觉得缺乏安全感,肯定要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