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力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方面,心理健康标准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力这几个方面。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而不是畏惧困难、优柔寡断。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要切实防止有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象的发生,对那些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有损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处理。

要尽快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通过合作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最后要着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考评制度,以保障大学生的权益和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利益,让大学生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如何自测心理健康?请注意这10个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5

1、能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 以及 优缺点 可以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目标符合实际、任何条件下理智的对待自我,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运动变化中可以达到一个平衡

2、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仅能保持自我,还能够接受他人,往往乐于交往,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认识到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

3、对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不仅仅可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现实

4、拥有拼搏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

能够长期的对某一目标保持兴趣,并且有坚强的意志和较大的耐挫折能力,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的信心和勇气

5、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坏的情绪状态不会在大学生的身上持续长久

6、拥有着健康完整的人格

大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和兴趣等人格结构都需要得到平衡与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是否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第2个回答  2020-12-13
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
  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心态平和,积极向上,热情 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希望这个答案帮到你!
第4个回答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