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塞外到底指的是哪里呢?

如题所述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高原,塞外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和林。雍正皇帝:“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扩展资料

塞外牧曲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孤烟:燧烟,古时边塞报平安或报警的信号。广大的沙漠孤直的烽烟,长长的黄河,圆圆的落日,交相辉映。两句意境壮美,对仗工整。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唐·杨炯《从军行》凋:凋落。大雪天暗,军旗上的彩画显得黯淡模糊,象凋落一样,风声和鼓声混杂在一起。它描写了边塞的恶劣天气,侧面反映了将士的苦寒。

3、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郭:外城。极写西北边塞的一片荒凉。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在今河北省蓟县东南。大如席:用夸张手法比喻大雪。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乔山上。两句极写大雪弥天,北地酷寒。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唐·李白《塞下曲》天山:此指祁连山,终年积雪。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用“闻折柳”来表现无春色,可谓高人一着,与“望梅止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塞外(长城以北的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高原,塞外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和林。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指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一带。塞外指的是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不过呢,一般从古至今 说法也是不一的。还有的人是说:狭义地讲。塞外是指西域的东部、河套地区、宁夏一带。主要有陇西。内蒙古、东北应该不在范围。

扩展资料:

塞上江南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还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这里的对比是强烈的,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水乡绿稻、林翠花红,在这里不仅都可以领略到,而且你还会惊奇地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么巧妙,交织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画”的五彩画卷。

去宁夏的游客都赞美说:“宁夏,就像一个刚刚揭开面纱的回族少女,内在美和外在美融集一身,太美了!” 在农业方面,宁夏平原为中国水稻集中产区之一,且河湖众多,颇似江南风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塞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高原,塞外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和林。

雍正皇帝:“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塞外历史

那些远去了的大同历史人物竟然清晰地浮现于眼前,恍如回到了历史的从前。赵武灵王、卫青、霍去病、拓跋王朝、杨家将、萧太后、徐达、李文忠、蓝玉等历史人物一一浮现出来。很多年前,也是在这里,大雪纷飞的塞外,战马嘶鸣的雁门关,尘土飞扬的古战场,他们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载入中国历史的故事。

先说说赵武灵王,春秋战国时赵国国君肃侯之子。当时,他在抗击胡人入侵的战斗中,发现胡人身穿短衣,骑着快马射箭,远比赵国军队身穿盔甲、驾驭战车的战斗力强。于是,他召集大臣议论国事,想实行胡服骑射,加强军队战斗力。

但是,群臣以中原文明不应效法野蛮胡人为由纷纷反对。但他坚持认为衣服是为了使用方便,礼教是为了行事方便。圣人审时度势而制定礼法,其目的是为了富国强民。在国家生死危亡时刻,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他克服重重阻力向全国颁发诏谕,命令百姓穿起胡服,学习骑马射箭。不久,赵国便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用武力把疆土一直扩展到河北省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托县一带地区,成为春秋战国七大强国。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同赵武灵王一样,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是一位敢于改革的君主。他亲政后,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作出了一个向文明先进的汉人学习、百万鲜卑人从大同迁都洛阳的重大决定。

但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很多王公大臣的反对,连太子都谋反。孝文帝不愧为一代明主,以血的代价完成了改革宏愿。

迁都洛阳后,他颁旨规定,迁来的人一律改为洛阳籍贯,死后要葬在洛阳北邙山,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朝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贵族同汉人士族通婚。他自己就娶了崔、卢、郑、王四姓的女子做正妻,并把几个公主都嫁给汉族大姓。

他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鲜卑族进一步汉化,成了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

扩展资料:


逐渐罕用

塞外一词,在作为划分地理区域时并不像东北、西南之类单纯的方位概念。塞有边界的含意,是指历史上汉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分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外蒙古的独立,而另外四省在行政区重置后全数撤销(省名仅留下“宁夏”,但省区大量缩小),部分区域划入河北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外,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

由于只剩一个行政区,加上内蒙古本身也不仅包含塞北还有东北的西部部分,再加上上述原因,在如今塞北一词在地理区划上已很少使用。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塞外的区划方式与概念仍在地理教科书上继续使用。

直至1990年代教改开始及教科书开放后,为顺应现实划分,现在也已经弃用,但地理位置划分和大陆不同。中国大陆将内蒙古划入华北地区,而蒙古地方(外蒙古)则移到世界地理索引作为独立国家标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塞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03
广义的塞外,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宁夏、内蒙古、 塞外
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也叫“塞北” 。狭义的塞外是指西域的东部、河套地区、宁夏一带。主要有陇西、榆林。
第4个回答  2017-07-28
塞外好像指的是哈萨克斯坦那个位置吧,北史记载突厥是原先生活在咸海边的塞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