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出血常用的有那四种止血方法?

如题

四种常止血方法 常见的损伤按创伤类型分为皮肤擦伤、撕裂伤、刺伤、异物插入、骨折等, 按照损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在意外发生的现场, 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 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 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 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伤口直接压迫, 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 不要用拇指, 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 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 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原则是先盖后包, 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 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 , 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 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止血有效, 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 止血无效, 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 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 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 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 加压包扎, 达到止血目的。采用这种止血方法的危险在于, 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 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 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 在野外环境中, 非专业人员除非必须, 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 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 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 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 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 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 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不要使用此法。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堵塞法:即用纱布卷,脱脂棉或吸水好的纸卷,先用冷水滴鼻药水浸湿,轻轻塞进鼻子出血很常见,它的鼻孔,可以有效的起到止血作用。冷敷法:让鼻子出血很常见,它者尽快平卧床上,然后用冷毛巾放在额部和鼻部,用药棉蘸醋或明矾水塞鼻,再用热水洗脚,两手高举,每2~3分钟换一次冷毛巾,很快就可以止住鼻血。指压法:即让患者仰头坐在椅子上,并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双侧,压迫鼻中间软骨前部,同时让患者张口呼吸,经过一段时间,即可止血,对出血较重者,有时可以同时采用堵塞法和冷敷法进行止血,对于经常发生鼻子出血很常见,它者,患者应尽快到专科医院,及早查明出血原因,并对症加以治疗,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耽误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