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年一般是年前多少天

辞年一般是年前多少天

辞年是一种民间风俗,过年前去亲戚家走动叫辞年,过年后去叫拜年,年前年后都非常重视,丝毫不能有一点马虎。辞年不是具体哪一天,辞年是一种行为,只要是年前都算。


(一) 人伦礼俗

  这是年节礼俗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农业宗法社会,家族文化发达,岁时节日是维系与强化家族关系,增进家族情感的重要时日。年节更是促进人伦关系的重要机会,人伦礼俗在年节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中国人对时间有特别的情感,在旧年即将流逝的时节,人们利用岁末不多的时间珍重人伦关系的增进。从腊八开始,人们以辞年的礼俗方式增进亲友关系、乡邻关系、同事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广义的辞年礼俗一般包括探访拜望、礼物馈赠与团聚饮宴等。前者主要在亲友及特殊社会关系之间,后者主要是邻里同事。

  对于民间社会来说,辞年礼是继端午、中秋之后的最重要的礼节。如成家立业的子女在年前要给父母孝敬年礼,名为“辞年”。岁末是已经订婚的男青年对未来的岳父母表示恭敬与诚意的大好时机,礼品丰盛喜庆。已经娶妻的女婿,这时上门“辞年”,就是一般礼仪性的行为,礼物轻重完全看个人心情与实力。

  旧时每到岁末,郎中给老主顾家送屠苏袋,或者用五色线结成四金鱼的同心结,或者一些驱邪的中药汤剂。寺观主持也会在年节时给施主送上预祝平安的帖子或符箓。如果是佃户送给地主的年礼,那就是各地的土特产品。乡邻与同事之间亦得行辞年之礼,团坐聚饮是乡邻同事辞年礼的主要方式。

  岁末的辞年礼是巩固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人伦礼俗,它通过礼尚往来与食物分享的方式,强化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

  辞旧迎新的年节过程中,除夕是特定的时间环节,人们以阖家团聚、守岁迎年的方式体现人伦礼俗。

  大年夜的团圆饭与团聚守岁是年节礼俗的核心环节,人们首先迎接祖先享用,然后长辈上坐,全家按照辈份依次就坐。如果有家人因故不能赶回,也得给他留双碗筷,表示这位家庭成员同样分享年夜饭。年夜饭必备年酒,饮酒有相应的礼仪,在唐宋以前,饮酒从年龄最小的开始,认为年少者得岁值得庆贺。元明以后,年夜饭的饮酒方式改为从尊长开始。在传统社会年夜饭是物质享受,同时更重要的是年节礼仪的展示,是人伦礼俗的体现。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年夜饭后又一年节礼俗,是家族长辈对晚辈平安度岁的祝福仪式,同样体现了家族爱护子弟的人伦关系。

  团聚守岁是年节礼俗的核心环节之一,人们以关门团年的仪式行为,象征与日常时间的间隔。家人围坐谈年娱乐,守候新年,以家族集体的情感力量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庆贺是传统社会上下普遍遵循的新年礼俗,人们在通过旧年之后,重新获得生活时间,以相互礼拜的方式,庆贺新生。旧时拜年强调家族关系,拜年的过程就是家族关系的强化过程。就家庭拜年次序来说,先拜神灵、次拜祖先,再拜长辈、尊辈,然后家内成员互拜。拜年也是重建乡邻关系的过程,在正月家族拜年的后期阶段,人们重视邻里之间的互拜,拜到正月十五,就是村落社区性大联欢。官方重视新年团拜,因为它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年节礼俗系统中,以调节家族社会关系为主要宗旨的人伦礼俗占居重要位置。


(二)祭祀礼俗

  在传统社会民众的时间意识中,岁末年初不仅是历法时间的变化,也是人与神灵沟通的机会,祭祀礼俗在年节礼俗中有着与人伦礼俗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实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年节礼俗的主要构成。

  祭祀礼俗伴随着年节过程,从腊八开始, 到正月十五结束。人们在年节的几个关键点上,举行特定的仪式对不同性质的神灵进行祭祀。

  年节中的祭祀礼俗根据祭祀对象,可分为三类:祖先祭祀、灶神祭祀、天地及玉皇等其他神灵祭祀。

  (1)祖先祭祀

  祖先祭祀是春节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祖先信仰在上古就已发生,我们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尊女神像,她是祖先信仰的象征,祖先信仰是从能生殖的女性开始的,所谓女娲造人的神话就是这一观念的写照。

  在以农业为社会生产主业的周朝,对祖先的祭祀更为系统周详。《礼记》中祖先祭祀屡有记载,如上面所说的“大饮烝”就是岁末的宗庙祖先祭祀大礼。祭祀百神的蜡祭,在秦汉时期也演变为祭祀祖先的腊祭,腊者,猎也。春节家庭祖先祭祀复兴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家族文化发达,祖先祭祀成为团聚家族成员的重要方式。新年是家祭的高潮,人们腊月二十四就接回祖先过年。民国以来民间仍然保持春节祭祖的习惯,一般在家庭堂屋设置有祖先牌位,人们吃团年饭前,先要由家长依次请祖先回家团年,在祖先享用之后,家人再上桌吃饭。

  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团聚,强固了家族的内聚意识,保证了家族的绵延。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它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

  (2)灶神祭祀

  灶神是年节祭祀中的重要神灵,有专门的祭灶日,时间原在腊日(相当于除夕),后为腊月二十三。

  灶是人民饮食生活的重要物质条件,灶火保证了人们的熟食需要。对于如此重要的生活辅助品,人们自然不敢怠慢,神灵信仰由此发生。人们将其视为火神的变体,是家居的火神,而且来源古代大神,“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神”。腊日祭灶成为年终祭仪的重头戏。

  从古代文献记录看,灶神形象有男有女,灶神在历史上有多种名号,除一般通称灶神外。民间还习称灶君、灶王、司命,老妇等。一般来说,炊事由妇女操持,由炊事而起的信仰应该有女性的成分,先秦的先炊之神,就是一女性神。东汉时的灶神已经以男性为主,出现了灶神夫妇,男名苏吉利,女叫王抟颊。后来民间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灶神在人们的礼拜之下,也就应人们所请:“好事传上天,坏事丢一边”。对于不吃请的灶神,人们也有预防的办法。据说灶神平时要记人间过错,屋尘是他的记事本,为了去掉灶神的备忘录,人们在祀灶这天同时“家皆扫屋尘”。将扫尘与祀灶活动串连起来,赋予它以民俗意义,民间信仰就是这样服务着民众生活。

  现代民间仍然重视祭灶的日子,将它视作小年,是过大年的重要序曲。人们虽然不像传统社会那样进行隆重的灶神祭祀,但民间依然要吃灶糖。北方民谣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3)天地、财神、玉皇、紫姑等其他神灵祭祀

  天地祭祀在古代主要是国家公祭,国家每年有冬至祭天, 夏至祭地的典礼。在早期社会王朝统治者是不允许百姓祭祀天地的,所谓“绝地天通”。即使到了明朝,统治者仍然禁止民众祭祀天神。但民间年节祭天地的习俗,在清朝以后更为广泛,不仅满族人、蒙古族人要沿袭传统祭祀天神,北方地区的广大汉族在年节祭祀祖先与其他神灵的同时,也要祭天地。虽然没有天地的庙宇,但人们俯仰天地间,觉得天地之灵无处不在。为了感谢天地的荫庇,人们在家供一个天地牌位。

  财神祭祀亦是年节祭祀礼俗中最活跃的部分。春节期间人们相见,开口就是“恭喜发财”。 “发财”成为岁首时节最活跃的词汇,“迎财神”“接财神”等构成节日的重要祭祀内容。迎财神的时间在正月初一至初五,有的延至二月二。

  正月初九为玉皇诞日,也称天诞、天公诞,江南地区要举行祭拜仪式。台湾人将天公诞日看作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制作红龟粿供祭,节日前夕,全家老少“守寿”到午夜,节日凌晨作揖拜天公。

  正月十五祭紫姑,是中国的古老祭祀礼俗。紫姑是蚕桑之神,也是为女性服务的神灵,一般由未婚女性请神,祭神。


(三)迎春礼俗

  迎春礼俗是年节礼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来,立春节气总在大年期间,迎新与迎春在年节礼俗中常常合二为一,新年中充满了迎春礼俗。年节中的迎春礼俗主要表现在贴春联、吃春卷、饮春酒、鞭春牛、唱春台戏等方面。

  新年大门贴春联是宋明以来的广泛流行迎春礼俗,宋明以前大年门口挂桃符主旨在于辟除邪恶,宋明以后门口贴春联以迎春纳吉。明人刘侗有:“东风剪剪拂人低,巧撰春联户户齐”的诗句。在清代,随着春联习俗对民众生活影响的深入, 迎新春联替代了桃符。从桃符到春联,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其实也是社会精神演进的标志。桃符重在驱邪,春联意在求吉,形制的变化也反映了民众心态的变化。

  当代城市、农村新年还流行贴春联的习俗,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上下二联,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春联讲究平仄格律,结构对称,对仗工整。对联多吉祥语,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等。横批一般为四字吉语,如“喜迎新春”“紫气东来”“万象皆春”之类。

  新春时节有特定的饮食,春饼是典型的一种。六朝时即有春饼,春饼是一种薄面饼,人们用它裹生菜食用。

  春卷是与春饼类似的近代立春食品。春卷是将菜馅裹入薄面皮中,然后油炸食用,它具有皮薄、色黄、香脆、质嫩、味鲜的特点。

  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无论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代北京人新春日献辛盘,即使是一般百姓,也要杀鸡割肉,做面饼,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生吃水红萝卜,名为“咬春”。

  饮春酒,是新年礼俗中的重要内容。酒是降神的佳酿,祭神之后,朝野都要饮酒庆贺新年,新年之酒也称春酒,《诗经• 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当代人们过年,酒仍然是不可少的饮品,不过大多喝红色的葡萄酒,以增添节日气氛。

  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明代北京立春时节要举行盛大的迎春、鞭春仪式,仪式由官府主持。北京在东直门外,设有春场,场内有春亭。每年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旗帜前导,次田家乐,次芒神亭,次春牛台,次县正佐、耆老、学师儒,府衙上下皆骑马,只有县丞府尹坐轿,官员一律着红色衣服,簪花迎春。将春牛由春场迎入府内。这天,塑小春牛芒神,由京兆生送入朝中,依次进皇上春、中宫春、皇子春。然后,百官朝贺。立春当日,府县官吏,各穿官服,礼勾芒神,用彩色的鞭子鞭打春牛三次,以示劝农之意。民间互相请客宴会。

  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在各衙门鞭春外,还有带着彩绘制作的芒神、土牛,在吹吹打打的仪式中,由京兆尹率着国学生恭送大内朝廷。

  民国之前,各地仍有“打春牛”的习俗。人们用泥土做成春牛,涂上五彩,还要做一个芒神。在立春这天,由县令在衙门内主持鞭春仪式。县令用彩鞭鞭碎春牛,众人争抢土块带回家,说是今年就会有好收成。

  民间在立春前后要张贴春牛图。春牛图是年画的一种,有一儿童装扮的芒神,手持柳条,或立牛侧,或随牛后,或骑牛背。

  在正月新年中还有搬演春台戏、簪花戴胜等迎春礼俗,不一叙说。

  年节礼俗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民族情感,它是传统中国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关系的重要方式,人们在年节礼俗的濡染与习练过程,实现了周期性的身心调适,人们由此获得自己文化生存方式。在系统有机的年节礼俗作用下,实现家庭和谐、社区团结与族群认同的积极社会结果。

  传统年节礼俗的复归是目前传统节日复兴的主要工作。传承复兴年节礼俗工作中应该注意处理形式与内涵、继承与更新、家庭与社会三重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8
辞年是指大年30晚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辞年是一种民间风俗,过年前去亲戚家走动叫辞年,过年后去叫拜年,年前年后都非常重视,丝毫不能有一点马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