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参加省考还是国考,参加省考岗位又该如何选择?

如题所述

公务员考试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的“首选”,而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级公务员联考,那么,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参加省考还是国考,参加省考岗位又该如何选择?

首先,对于求职大学生来说,省考和国考是可以同时参加的,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应该将备考重心放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上面,因为国考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相当友好,不但有着大量的岗位可供选择,而且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岗位往届大学生都不能报考,因此,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选择重点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较小而且选择很多,优势特别明显。

而对于往届大学生来说,这个时候就应该将重点放在省级公务员联考上面,特别是对于本省的公务员考试,更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往届大学生在报考省级公务员考试的时候,能够选择的岗位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对于部分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因为主场的优势,无论是在岗位选择还是备考方面,对于省考往届大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如果这个时候在将目光集中在“国考”上面,就有些得不偿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往届大学生而言,参加地方事业单位考试都比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更有意义。

其次,在省级公务员考试当中,岗位选择一般都有着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尽可能报考上级机关,只有这样,在入职以后即使没有人帮助,个人的职务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晋升,因为单位决定着个人职务的“天花板”,而在只能选择基层岗位的时候,选择家乡远比选择其他地区要好很多,因为公务员这份工作,虽然有着一定的职业荣誉感,但是,这些东西也只能在家乡得以体现,特别是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远离家乡时间久了,职务上的原地不动会让人的心情十分沮丧,这个时候如果是在家乡工作,个人的情感还是会得到一定的慰藉,一旦在异地工作,很容易产生辞职的念头。

最后,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还是在省考当中的职位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顺利上岸,因此,个人的备考情况和临场发挥的能力,才是公务员考试的核心,如果这些能力不是那么“强”,就不要死盯着公务员不放,适当的选择参加事业编制考试,对于就业而言仍然不失为好的选择,毕竟,能够通过公务员这份职业走上“仕途”的人员,永远都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将其作为一份工作,用来养家糊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4

应届生对于国考和省考来说,其实都适合!

建议都参加!在7月份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先参加国考在参加省考!大学毕业生如何才可以在毕业后无缝衔接进入体制内呢?是先参加国考还是省考?应该怎么选择呢?贵州旺黔诚大树职教建议!看完心里就大致明白国考和省考各自的优势是什么了!

一、时间方面

国考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时间往往会安排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

省考只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会在年末开启招考报名,除此之外一般定在2-3月发布公告,3月底~4月笔试(不过也有因为疫情推迟的情况发生)。

这样看的话,国考是早于省考的,毕业生最好还是先参加国考

而且,毕业生都是每年的7月毕业,如果从大四入学一开始就进行备考,等到7月份毕业在复习几个月就可以参加国考,而省考需要等到下一年的3月或者4月才能考试,考生考完国考已经对考试科目可考试内容等已经有了一个底,在备考省考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二、应届生身份方面

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明确规定,只限应届毕生报考,这一规定直接刷掉一大批竞争对手。国考一直以来都比较青睐于应届毕业生,接近一半的岗位只能应届毕业生报考。根据数据显示,在2019-2021年国考中,专属于应届生的专属职位招录人数占比均达80%以上,2021年甚至可以达到86%以上,2022年省考专属于应届生职位的招录人数仅有13.59%。因此,在国考中,属于应届毕业生的机会更多。

三、考试内容方面

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内容基本是一样的,考试科目有两科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这样看,先考完国考之后才考省考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省考的笔试难度是低于国考的,如果你参加完国考在参加省考的话,在复习省考时就会比较方便。

四、考试难度方面

就命题形式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有自己的命题组,省考则各不相同,国考行测题量比省考多,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难度较大,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

国考行测近两年都是130/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省考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有些地方与国考一致,辽宁省考一般时间为120分钟,题量也是120道题。申论考试一般材料数量各不相同,具体需要看参加哪个省份的考试。

面试方面,国考面试形式通常为结构化小组,省考面试近两年来的形式为结构化,面试难度国考也是难于省考的。

大家可以看出,不管是考试难度还是命题形式,国考都难于省考,如果你参加完国考再参加省考将更容易上岸。因为国考你已经有基础了,再参加省考,相较于别的备考生来说,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你更有优势,更容易上岸。

选岗的话,注意以下事项:

公务员考试从报名选岗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报名是对于考生个人对于自我认知、选择上的能力就开始有了筛选。每年公务员考试有大批人报考,但实际上呢,年平均缺考率都在30%以上,即便是另外的70%的考生报考,也会出现很多人扎堆报考某一些岗位的情况,在很多岗位上造成了狼多肉少的情况。

从客观原因来说,考生人数的增加、专业限制的收紧、对应届考生的放开和宏观环境的影响,都造成了这种情况。但在中观和微观环境来看,很多考生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人选择越多的岗位越好”、“级别越高的岗位越好”、“听起来越厉害的岗位越好”等等这样几种误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误区,那就是我考试就是为了“试一试”。以上呢,都造成了在很多岗位上,竞争资源的过剩。

选岗其实还是有一些科学性的和技巧的。首先,如果大家仔细看国考的职位表,会发现国考职位表里面对招录公务员岗位的要求往往聚焦在这样几栏里:专业要求、学历、基层工作经验、备注。其中基层工作经验、学历是一票否决制,即如果自己不符合职位表里作出的相关要求,就不能够报考。但是专业要求并不是一票否决制。

同样以国考为例,以法学学科为例,法学学科在国考内可以报考的岗位比较多,除了直接要求是一级学科法学的,还可以报考学科门类要求为法学,学科要求为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的岗位。而很多考生往往会忽略到这一点,忽视掉要求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这种要求比较模糊的岗位。因为这类岗位,如果在职位表里直接搜法学,是搜不出来的。

同样,以英语为例,其如果直接搜索的话,岗位也并不多。但如果我们关注到要求专业为文学学科门类,或要求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可选择的岗位会多一些。

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

如果我们把所有自己符合报名条件的岗位都列出来,如何选出适合自己的岗位呢?建议招录优先选择限定学科且限定学科数越少的职位,女性考生的话充分考虑男女分开招录的岗位。当然在选择岗位时,也需要关注到备注部分。

备注部分有几种潜规则的信息,一是直接说明需要长期加班,二是说明要经常出差,三是说明要抗压能力强,四是说明要熬夜值班之类的,以上四种往往代表该岗位更倾向于男生,女考生慎报。

对于大家来说,选择岗位还需要关注到岗位的工作职责。如果自身有和该岗位工作相契合的地方,比如专业契合、获奖经历或者参加活动情况与之契合等,都可以考虑优先填报。这种填报方式是最为稳妥的,也是进入面试后比较容易上岸的一种。

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盲目跟风公考岗位职位选择

首先来看看我们在报考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选择职位呢?

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选择公务员职位的时候,眼睛里只看得见热门职位,看不见冷门职位,其实热门职位当然有其优越性,比如,考上了财政局的一名科员,和考上了一名乡镇的科员,待遇肯定是有差别,行政职权上也有差距。

但是,热门职位也意味着更加残酷的竞争,意味着选择热门职位更容易成为炮灰。比如,2019年国考中,一部分热门职位竞争比高达4000:1,可想而知,炮灰有多少?你有多大的信心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炮灰?在选择职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理性选择,切忌跟风。

2、随意选择岗位

与国考的报名条件相比,省考的条件更为宽松。再加上省考的难度较低,所以报名省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增。部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为了让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所以这些单位会设置一些只允许应届生应聘的岗位。

然而,部分毕业生由于没有任何工作和学习计划,所以直到次年,他们都处于待业状态,因此,他们会失去应届生身份。如果非应届生想要报考公务员的话,他们的选择则会受到限制。很多非应届生在看到某些岗位不限应届生时,他们一般都会报考该岗位。

正因为类似的岗位设有较少的限制,所以报考此类岗位的人数会比其他岗位的报考人数多出很多。当岗位的招聘人数不变,报考人数增加时,考试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不仅是笔试,就连在面试时,考官都会将要求提高。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会惨遭淘汰。总之,在报考一个岗位之前,考生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报考。

3、没有及时查看报名状态

省考和国考并不是免费的,报名时,大家需要先填写报考资料,待资料审核通过之后,再缴纳报名费。然而,很多人在报名阶段时,则会因为资料不合格而痛失考试机会。

各地官方在公布相关报考数据的时候,通常都会标注三个数据,分别是报名、缴费和过审的人数。部分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对此并不熟悉,他们在报完名之后,便会着手准备考试,而不再处理报名事宜。倘如考生错过了此次机会的话,那就只能再等一年。

除去缴费之外,资料审核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报名时,部分考生会犯一些小错误,他们或许没有注意报考条件,最终有可能报考了不符条件的岗位。官方在进行审核时,会直接淘汰那些不符条件的考生。

总归,考生在报考了某个岗位之后,一定要留意官方的审核记录。考生每天都可登陆报考网站,查询审核状态。如果资料审核不通过的话,那就要及时修改报考资料。

4、认为机关单位一定比基层单位好

许多考生在选择公务员职位的时候,老是觉得应该选择机关的职位而不是基层的职位,尤其是在机关与机关之间,老是觉得应该选择省直机关的职位,而不是市直机关或县级机关的职位。实际上,在公务员考试中,机关职位并不一定就比基层职位好。尤其是从竞争性来说,机关职位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基层职位。

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基层的职位考上以后工作更辛苦,而机关职位,地理区位更优越。但是,从竞争性上来讲,基层职位的竞争性更小,相对来说才是报考公务员最划算的职位。不管是大机关还是小单位,都有其相对的优点和缺点,希望各位有报考意向的同学能够认真思考,谨慎对待。

第2个回答  2022-10-10
两个都可以参加,选择那些竞争性比较小的岗位。
第3个回答  2022-10-10
我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参加省考,因为省考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成功率更高一点,更容易上岸。省考的岗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自己对于未来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第4个回答  2022-10-10
这种考试的这个岗位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去选择,再有就是这个考试的情况,也根据自己个人的状态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