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进入执行程序的债权是否有效?

如题所述

一、转让进入执行程序的债权是否有效? 转让进入执行程序的债权是有效的,被执行人还是被告,第三方只可能作为协助执行的主体。严格来说,法院的民事调解书违反了合法原则。对被告在第三人处的财产只能通过 诉讼 中保全或执行中冻结的方式执行,且应该向第三人发限期履行通知书,第三人可以对是否 欠款 、欠款数额的多少提出异议,且这种异议在保全或执行中不能审查,一旦提出就成立。如果原告或申请执行人对第三人的异议有异议,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此种诉讼属于代位权的诉讼,由原告或申请执行人代位被告或被执行人向第三人提起诉讼。 二、 债权转让 的相关内容 债权转让,是指合同 债权人 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转让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 根据转让理由的不同,可以将债权转让划分为以下类型: 支付转让型 企业在采购时,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销售货物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是对方 债务人 不是购货方,而是第三方即原来与购货方有 债权债务 关系的一方。 债务重组 型 持有债权债务的各方通过协议或者其他途径协商债权转让的行为。与上一种类型不同的是,发生债权债务的交易活动在重组前已经完成,或者债权转让时并不同时发生交易行为,进一步说,重组后发生的交易仅仅是执行重组的结果,比如以非货币性资产偿还 债务 等。这样转让的会计处理,可以比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处理。 非货币型 企业进行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中,含有部分应收款项,此时,应当计算应收账款占非货币性资产的比例,以便确认是非货币性交易还是货币性交易。 有负债型 转让应收账款时,转让方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实现与否负有 连带责任 的转让行为。比如,用应收账款作 抵押 而进行的融资,表面上应收账款转让给了贷款方,但是,应收款项到期是否能够收回,在融资时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转让方而言,是一项或有负债。 这些类型中,第一种类型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对业务的不同理解和会计处理原则的选用不同,容易产生很多的误解,下面就具体分析这一类型的会计处理。 (一)针对表见让与的风险,让与人在未如数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让与人合法权益的风险。 表见让与,即当债权人将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后,即使让与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债务人基于对通知事实的信赖而向受让人履行仍然有效。表见让与情况下,债务人向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债权人无权再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二)受让人对债权让与法律风险的防范 1.避免签订已过 诉讼时效 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受让人在与债权人进行谈判时,应尽量聘请 律师 参与谈判和调查。签订合同前受让人应聘请律师调查债务人的相关情况,如住所、财产状况等,避免利益受损。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 转让合同 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不轻信债权让与合同中载明的“债权转让通知由债权人负责通知债务人,否则一切风险和责任由债权人承担”或“如无法通知债务人的,将退回已收对方的价款”等谎言。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受让人要求转让人对转让的债权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4.为避免债权二重让与的情况发生,受让人必须注意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1)设立债权人保证条款,如:债权人明确声明合同项下的债权无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且权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 强制执行 的情况或已 设担保;在签订本合同之前,债权人没有与第三方签订过本合同项下债权让与合同;并约定相应的 违约责任 。 (2)双方共同将债权让与通知送达债务人签收,或公证邮寄转让通知给债务人。 债权转让分为多种类型,在转让的方式上也应该依据合理的手段,那么也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 法律知识 利用正确的途径进行债权转让交易。在法律上来讲转让进入执行程序的债权是有效的,债权转让方面包含的法律知识繁多,人们应该对此有更多的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