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农民工也不愿进厂做普工,普工岗位为何如此不被人待见?

如题所述

原因之一,普工,这种岗位,对人没有成长性: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工资的涨幅,均没有任何成长性;当一个人,成为了普工,基本上意味着这个人一辈子“毁”掉了:每天拿着勉强糊口的微薄工资(这一点微薄的工资,使人不致于饿死,但永远不可能发财或大富大贵),却辛辛苦苦地在一个“每天不停地日复一日的重复拧螺丝的岗位上,一刻不停(如果暂停,工厂就会以耽误工厂生产为由,克扣工资或强制罚款,不管你是否接受),一直忙忙碌碌到死或退休为止或者被工厂强制裁员”,没有时间思考与成长,普工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消耗中毁掉了……然而,人的一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普工,在工厂忙忙碌碌一辈子,奉献了青春,贡献了自己青年时光,在生命的终点,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而为人”的美好生活与美好时光,就离开了人类这个现实活生生的世界。

虽然人们自我安慰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们也说:“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岗位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现实世界,却与人们口中的说法,恰恰相反。当一个人,选择了普工这样的岗位,你基本可以预见这个人,一辈子的青春和生命都将消耗在了工厂里,和工厂绑定在了一起,无论是从一个工厂跳/逃到另一个工厂,无论怎么跳,都是和工厂绑定在一起,没有成长,得不到成长的机会。就像森林里,一棵大树遮蔽下的小草,所有的阳光、雨露,几乎都被大树 吸收和占有。大树遮蔽下的小草,光秃秃的,得不到或很难得到大自然里阳光与雨露的恩泽,面黄肌瘦,发育不良,所以小草直到秋冬季节枯萎、消逝,也很难成长为参天大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