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征兵条件

如题所述

检项目

1、询问病史;

2、眼科:视力、色觉、隐斜、眼底;

3、外科:身高、体重、座高、腿长、臂长;

4、内科:血压、脉搏、心脏、肝、脾、肾;

5、耳鼻喉科:耳、鼻、口腔、听力。

眼科

据统计,参加招飞体检的学生每年因视力不足而被淘汰的数量占眼科淘汰的五分之四,视力方面有必要引起学校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视力检查,需注意:精神过度紧张可引起视力减退,可在检查前做些轻微活动,使身体放松。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都可引起视力降低,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体检条件除对视力有规定外,对屈光度也有严格规定,视力好屈光度超过标准也不合格。

眼科中的隐斜检查用来检查眼外肌不平衡程度。我国招飞体检对隐斜度数规定较严格,三次检查以查出最高度为准,除了未掌握操纵要领的情况以外,不再进行复查。受检者在检查时一定要双眼注视前方之光源;调整点和线重合后不要再反复校正。如向一个方向旋转旋钮点和线间距离越来越大时,则向反方向旋转。

1990年以来,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矫正视力的医疗方法,如戴OK镜、激光手术、角膜环植入术等。但空军的体检专家认为,做过手术的眼睛,是不能适应高空低压环境的。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的第85条明确规定,有“角膜瘢痕及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史不合格”。

耳鼻喉科

据了解,按照飞行员的体检标准,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患者为不合格。因为慢性鼻炎和鼻窦炎使鼻腔黏膜肿胀,脓性鼻涕增多,阻塞了鼻窦开口,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飞行中,飞行上升或下降使座舱内和鼻窦腔内气压急剧变化,造成鼻窦口阻塞,易引起剧烈头痛。这种症状被称为航空性鼻窦炎。

嗅觉检查

被查者闭上眼睛,用右手食指压迫右侧鼻翼使右鼻孔闭塞。检查者任选一种药瓶,将药瓶口对准被查者左鼻孔,距离约1.5厘米,令被检查者用左侧鼻孔吸气辨认是何种气味。换另一药重复上述过程;然后用右侧鼻孔重复上述检查。检查时如果鼻涕较多,应先擤掉鼻涕。如果鼻子不通气,应向医生说明情况,喷药后再检查。

听力检查

2008年以来,空军招飞体检因听力不足而淘汰的比例较以前提高了好几倍,并且有上升趋势。在此,提醒考生,要正确使用耳机,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看电视、听mp3时都要注意。还有一个容易造成听力下降、失聪的原因是用药不当,因此,在生病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

此外,在招飞体检中,因患有中耳炎而被淘汰的比率比较高。患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保持耳孔内的卫生,患有耳疾时不及时治疗。

因此,平时不要随意挖耳屎。如果耳内有异物,生疖肿要及时找医生治疗。不要到有污染的水域游泳、洗澡,如游泳或洗澡,尽量避免耳朵进水,如进水,可用卫生棉球清理,保持耳道的干燥和卫生。

扩展资料

中国是建立航空部队较早的国家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武昌、上海都督府分别成立了航空队。1913年,北京政府在北京南苑建立中国第一所军事航空学校。

191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办“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倡导航空救国,后在广州革命政府设立航空局,办航校,成立飞行队。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航空署,开始收编各省航空部队,建立统一的空军。

早在2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选派干部去苏联学习航空技术。抗日战争初期,又选派40多名红军干部进新疆航空队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于1946年在东北建立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培训了一批飞行员和航空工程机务干部。

1949年3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建军委航空局,统一领导中国人民航空事业。同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8月1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指明了未来人民空军的任务。

1951年2月,正式确立“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方针。以陆军调来的建制机构和军事指挥干部、政工干部为基础,以东北航校的人员为骨干,吸收一批知识分子和原国民党航空技术人员,先办航校,后建部队,人民空军在短期内迅速成长起来。

1949年12月-1950年1月,第一批航校建成开学。1950年8月,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随后又陆续组建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航空兵师、团和新的院校,成立了各军区空军领导机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空军开始装备国产飞机。

1957年,防空军与空军合并,空军编成中增加高射炮兵、雷达兵、通讯兵、地空导弹兵等兵种。1958年,组建地空导弹部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空军已成为具有现代武器装备、能遂行多种作战任务的多兵种合成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现有39.8万人,下辖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空军和1个空降兵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行员体格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