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各有何特点?

如题所述

1.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加速石灰石的分解,煅烧温度通常会被提高到1000至1100摄氏度。
2. 由于原料尺寸过大、煅烧时窑内温度不均或煅烧时间不足等原因,石灰产品中常常会含有未完全分解的欠火石灰和过度烧结的过火石灰。
3. 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彻底分解,这导致它在使用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降低了石灰的实用价值。
4. 过火石灰的结构紧密,其表面常被一层熔融物覆盖,因此它的熟化(与水反应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速度非常慢。
5. 如果施工中使用的生石灰消解时间过短,就可能形成过火石灰,这会引起所谓的“蘑菇现象”,即完成面上出现隆起。
6. 在煅烧过程中,由于原料尺寸不当、窑内温度分布不均或煅烧时间不足,碳酸钙可能不能完全分解,从而生成欠火石灰。这种石灰不仅降低了石灰的效率,而且在使用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