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亲人的葬礼,穿丧服的时候还要在白色的鞋子上带上红色的毛球球,那种...

如题所述

一般是辈分的区别,孙辈用红色,曾孙辈则是蓝色。讲究的情况下使用红球,而简洁的做法则是用红布条代替。
下面是关于五服孝衣的区别:成服指的是丧礼大殓之后,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亲属们穿着相应的丧服,这称为“成服”。在古代,为亡者服丧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五服”。这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之内的亲属称为“五属”,五服之外则不再有亲属关系。
“斩衰”是五服中等级最高的一级,服丧最为严重;而等级最低的一级是“缌麻”,服丧相对较轻。由于等级不同,守孝的期限和丧服也有所不同。“斩衰”需要守孝三年,“齐衰”则需守孝一年。随着社会的变迁,到了清末以后,五服制度不再实行,而改为服孝。服孝分为三种:
(1)“重孝”:子女为父母、妻子为丈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成服)为祖父母,身着素服,腰束麻绳,头戴孝箍,女性则顶戴白长巾,脚穿麻边白鞋。这种装束在灵前、三七、五七期间穿着。
(2)对于叔父母、堂伯叔父母、姑父母,则顶戴白布短手巾;孙为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外甥女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顶白布手巾,仅在灵前服孝,之后则可除去。
(3)“全破孝”:内外亲吊客,每人佩戴一条白布手巾,葬后即可除去。有的情况下,祖父、祖母去世,孙辈穿孝服,帽子前沿正中缝有一个用红绒扎成的圆球,布鞋加罩白布面,俗称“封鞋”,鞋跟处不封死,留一宽缝,加缝红布一条;鞋脸正中各缝一条红线球。孙女无帽,则头扎神明信一条白布宽带,前额正中缝红绒球一个,鞋同孙男,这三个绒球称为“缨儿”。另外,外祖父、母去世,外孙、外孙女服孝时也要带缨,红线球按男左女右,缀于孝帽和封鞋的偏侧,俗称为“歪缨”。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市面上有麻制红线球出售,因此红线球就改用麻制红线球。建国后,孝服改为佩戴黑纱,红绒球则缀在黑纱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