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的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

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

一、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译文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谁敢劝我就处死他!”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露水沾湿呢?”

(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吴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三、出处

《说苑》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二、作品赏析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

《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作者简介

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

他主 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 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 《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王欲伐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蝉在一边鸣叫,一边喝着树上的露水,却 《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建峰 绘
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身旁也想要吃它,黄雀正伸长脖子,想捉螳螂,却不知大树下有人正准备拿弹弓射它。
编辑本段整体含义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编辑本段中国经典动画:螳螂捕蝉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蜻蜓在荷花中穿梭飞舞,蝉在柳树枝头鸣叫。螳螂从树叶中爬出,探头窥视,悄悄地朝蝉的方向爬去。蝉已察觉,但镇定自若。当螳螂在背后举刀欲斩时,蝉振翅飞去。又一日,蝉在榆树枝头鸣叫。一张树叶在慢慢地朝前爬动。黄雀飞上枝头整理羽毛,它发现树叶在向蝉的方向爬动,知道其中有诈,就密切注视着。螳螂驮叶伏行,接近蝉,这次蝉毫不察觉。螳螂迅速举刀向蝉猛砍,蝉被击中,吱吱直叫。正当螳螂在为自己的胜利高兴时,黄雀突然向螳螂猛扑而来,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时从树洞中突然冒出一个孩子,用弹弓打向黄雀。   本片于1988年获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F组二等奖。 导演: 胡进庆   主演: 未知   类型: 视频动漫幼儿   上映时间: 1988年   上传时间: 2009-02-15   国家/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国语   制作:上海美术摄影制片厂等
编辑本段作者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战国策》、《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刘向 刘向

编辑本段拓展
  本文中的: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⑹。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⑾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⒀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⒂!”乃罢其兵。已被选入六年级下学期的第10课,课题为《螳螂捕蝉》。
编辑本段香港舞台剧: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被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六年级(预备班)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七单元第三十课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124)    《螳螂捕蝉》讲的是两个杀手的故事,黄秋生,谢君豪,两人分别饰演「北越」和「南越」两位杀手。   虽然角色名字甚具政治味,但此剧要谈的不是政治,而是生命——在杀   人的过程中反思生命的意义。并会按两位好戏之人的性格,度身订做角色。潘惠森笔下的「杀手」,并非电影中惯见的冷面英雄人物。潘表示:正是要反其道 舞台剧螳螂捕蝉
而行,毁灭杀手的神话,将他们还原为普通人。在神秘面纱下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平   常心,亦可说是黄秋生、谢君豪二人的侧影。   同样是杀手,又困在同一空间内一起等待目标出现,两人却是南辕北辙。(剧中,二   人的名字刚巧分别为南越和北越。)   谢君豪有一个很「专业」的外表,身穿笔挺的黑色西装加上墨镜。他总是煞有介事,   又可说是神经兮兮兼「惊惊青青」。黄秋生则衣吁轻随,神态自若,且专业知识十   足。然愈是抑制情感外露,愈觉心事重重。   两个杀手同在一斗室内,没有人被杀,只有无止境的等待。   故事没情节上的推进,亦将不会有出人意表的发展,全靠演员将这份困局的张力呈   现。当然,以黄、谢二人的功力与认真的态度,处理起来绝对是游刃有余。
制作
  剧团:新域剧团   演出时间:2000年9月
演员:
  北越——黄秋生   南越——谢君豪
获得奖项
  黄秋生获得香港戏剧协会的第十届香港舞台剧奖2001最佳男主角
编辑本段文言文原文
  原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编辑本段课文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讲解】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   这些鸟虫和这个孩子都在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身后潜伏着祸患。
课文录入
  此篇文章被更改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上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0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5
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蝉,蝉在高的地方叫着喝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他身后,螳螂弓起身
第3个回答  2012-04-25
螳螂捕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