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会早恋?

如题所述

早恋原因的类型
  早恋的类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8种:
1.爱慕型
  这类青少年是由于互相之间对对方的爱慕而产生的早恋现象。这类早恋十分常见,而根据爱慕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下面3类:   (1)仪表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也是最常见,但最难以持续和稳定的。学校中总有英俊的男生和漂亮的女生备受异性追崇,就是含有这个因素。   (2)专长型   这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项自己崇尚的能力或专长而产生的早恋。这类早恋常常是女孩采取主动。   (3)品性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些自己崇尚的品性而产生的早恋,这相比而言维持得比较持久。
2.好奇型
  这是因为对异性留有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性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会产生对异性身体、生活、心理和对自己态度的好奇,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容易产生性冲动,从而对异性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而结交异性朋友。
3.模仿型
  这是由于模仿社会上、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中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4.从众型
  这是迫于周围同龄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例如本来不存在的恋爱关系,可能被周围的人杜撰出来,即“谣言”或者“绯闻”。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于舆论的压力,很容易对其产生爱慕之心。
5.愉悦型
  青春期男女之间作为同学甚至同桌,由于较多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会对对方产生更为细致和透彻的理解,在这种状况下容易产生早恋。这也是“同班恋”甚至“同桌恋”的重要原因。
6.补偿型
  一些青少年由于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是自己自尊遭到损害,为达到发泄目的,往往会找异性交往,在其中忘掉痛苦,以谋求补偿。这类早恋融入了真实的感情,容易发展深化。
7.逆反型
  由于社会意识和舆论的因素,青少年的两性交往常会受到家长、老师的不恰当干预,容易诱发其“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心理。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本来正常恰当的异性交往可能迅速向早恋发展。
8.病理型
  在当代社会,营养条件优越,容易造成的营养过剩和食物中含有的性激素的作用或各种特殊生理疾病、家庭遗传等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早熟,甚至是性变态心理。这是诱发青少年早恋的主要客观因素。   上述的各种类型也常见于成年人的恋爱之上,尤其是第一次谈恋爱,当然也有没有经历过早恋的人。而且,因为成年人的力量较大且有较多的知识,所以产生的相同后果有些性质比早恋的孩子更为恶劣.追问

会是有些家长问某些问题让孩子早恋么?有些家长会看见哪个有钱的男生让自己的小孩追她的,我朋友的妈妈就这样对她的

追答

家长问的问题让孩子早恋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学校都有一种普遍现象,什么都攀比:比谁家有钱,比谁帅,比谁家的车好,比衣服……也有些比谁早恋或者说谁有男(女)朋友谁就赶上了时代(当然,也有例外,那些人都是优秀或者勤奋的学生。),我的朋友就是因为被家长的一再追问是否早恋而产生了“父母为什么不让我谈恋爱?我们班都有人谈,我为什么不行?”这种心理,有时候家长不问还好,一问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希望早恋的心理。。。还有,你朋友家长心理变态吧?感情是要自己发展好吧?而且,毕竟早恋的情侣能发展成夫妻的例子很少很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6
受到现在电视电影的影响,因为我还没有发现有几部电视剧或电影离开过爱情的。这促使没有经历过这的学生对此很好奇,想去尝试。好奇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就像一个巨大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朝那走去,即使知道是陷阱也会跳下去。
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因素,一般在早恋都是发生在初中或高中,这时他们的身体在性这方面有一定的表现。很想去接触异性,很想很异性相处。也就是青春期的到来。
第2个回答  2019-02-13
因为初中学生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爱情更是充满向往。
第3个回答  2012-05-01
其实世上并没有早恋,那只是成年人认为不能过早的谈念爱。再说,小孩子怎么会懂得爱呢?
第4个回答  2012-04-27
青春期到了,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的。主要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