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

如题所述

心灵的救赎——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这是第一次看安迪的脸上露出笑容,毕竟,自由总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代表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同时啤酒也让工友们感觉到就像在给自己家的的屋子重修屋顶一样,他们喝啤酒的时候,觉得自尊得到了满足,感觉到了自由。

  影片最精彩的片段是安迪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这次,我们看见他脸上的微笑是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狱警中的价值以及以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了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刹那。音乐让监狱里的人感觉到围墙都消失了,他们在监狱里整天面对的都是狱警们训斥的声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这样美妙的音乐了,这突如其来的乐曲让他们忘了自己的处境,感受到了瞬间的轻松和自由。

  以上都是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折射出心理学知识的细节。然而,影片中最重要的心理学看点之一是: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

  老布鲁克斯假释通过时,他竟然想要通过伤害其他囚犯,从而使自己被继续留在监狱里。因为在监狱里他看管图书馆,是一个有知识的体面人,而到外面之后他什么也不是。可怜的布鲁克斯在获得自由之后终日惶惶不安,经常在噩梦中惊醒,最后不得不选择上吊了却残生。获得假释后的瑞德同样发现:40年来每次上厕所都要请示。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永远无法适应监狱高墙之外的生活,每天只想着破坏假释条例,让周围的人再把他送回监狱去,只有在那个熟悉的地方,他才不必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感到非常奇怪:自由难道不是每个人的理想吗?为什么会有人逃避这种自由呢?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了一点——人类具有逃避自由的倾向。因为他认为,人类要想逃避孤独,就必然要放弃自我,逃避心灵的自由;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追求自由,那么就必然会陷入孤苦伶仃的无援境地。相对于孤独的景况,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选择逃避自由。因此人们需要秩序,需要法规,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下,人们会获得起码的安全感,按部就班地活下去。

  在监狱里已经被“制度化”了的布鲁克斯完全无法适应外面世界的自由生活,因为对规则的服从已经内化成他心理的权威,变成了一种生命的秩序,一旦失去它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所以,他宁可选择死亡,也无法忍受这种“自由”。就像瑞德说的那样,“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他们,接着你适应了他们,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们。”

  监狱里的制度化可谓一种悲哀,然而安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没有改变他坚定的信念,这也是影片的第二个心理学看点。着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个人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

  安迪·杜弗雷用了20年的时间挖了那条在瑞德看来600年也不可能挖好的隧道。

  我们的意志总是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像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但是安迪.杜弗雷,他并没有沿着这条绝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异类,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沉默,但这并不表示妥协,他看似弱不禁风。他坚强地接受着监狱里的种种现实:变成犯人的事实,心里的落差,被变态的同性恋不停的骚扰和殴打,身上常有的新伤……这就是他的生活,他默默地全盘接受,不说一句抗议的话,连其他的犯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现实面前,他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其实,从一开始,在获取图书馆经费问题上,我们已然看到了安迪的执着和乐观。他为了监狱的图书馆,一次次的给州长写信,他不知道写了多少封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这份执着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瑞德曾经警告安迪说“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让人疯狂”。安迪并没有反驳,但也没有放弃自己心里的坚定决心,他坚信他能够离开那里,他没有放弃过努力。并在最后给瑞德的信里写道:“有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了解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在精神上拯救了他的狱友瑞德。

  这部电影,用普通人也普通的情节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内心世界,也告诉生活中的每个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气和坚强才是最大的救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