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公务员是拿钱不干活;在编(事业编)人员干活不拿钱。这就是本质区别。笔者的一位同学兼同事在5年前进了政府大门,原本以为就是公务员,他也的确是按照公务员的资格应聘进去的,又有4年工作经验,助理工程师,进去就享受副科级待遇。但时间一长,才发现同原汁原味的公务员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大凡吃苦又不挣钱的工作绝对由这些招聘进来的同志担任;享受而不担责任的闲职是土生土长门的权利。在“和平”时期,在编人员的确享有与相同级别公务员的待遇,一旦风吹草动,上面有任何裁员的举动,在编肯定是首选。原则上,只有应届毕业生持派遣证的那种完全按照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分配的大学生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后面进的一般都不算。当然,一些个例也有可能加入但很少。这是目前的一大特色,原有的机构官僚化、低效率,无法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但又不能放弃既得利益,就出台了这么一种政策。

问题补充:事业编一般是按照公务员的流程招聘的,有合同期限.但如果关系足够硬,当然也可以不参加例行考试,那就要看各人的渠道了.至于是否可以保证原来的工作,说实在的,在中国什么事情都不能较真,有关系平趟,没关系没戏.尤其这种工作是个人就能干,基本没什么能力的要求,就看谁顺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8
额 你好像对在编 事业单位 公务员这几个概念不清楚 所以问的好奇怪啊 政府部门的正式工作人员都是有编制的 编制分为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 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 事业编制就是事业编职员 两者既然都是在编的 正式的 那么待遇就是差不多了 除去单位强弱因素外 总体来说 事业编和公务员没什么待遇区别 但如果事业编人员有了职称 那么可以说 中级职称的事业编好过副科职称的公务员 我们单位是行政单位 但是也下设了两个事业部门 待遇都很好的
你说的那种纯粹的事业单位也很多 事业单位以业务为主 从财政上分为全额 差额和自收自支 只要不是后两种都可以选择 差额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改革后前景很不妙 还是慎重的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0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逢进必考”——必须考试的。
一般来说,行政单位的在编人员就是“公务员”,根据工作单位是国家级还是省级以下,分为国家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组织考试)一般在每年年底,省级公务员考试(省里组织)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个别地区每年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届时会有召开公告。考过了,就是公务员。例外的在于“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是要参加公考的,但本质上却是事业编制——根据今年的改革方案,多数要明确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就是事业编。需参加市级或县级事业编考试。考试时间自由度较大,多数情况每年会有一次,需要经常关注当地人社局网站公布的招考公告。
另外,以上在编,必须是“干部”身份——对多数年轻人而言,就是必须有“报到证”。负责,或许有麻烦。
关于调动工作,你现在的本质应该是“临时工”,可能不存在调动问题,应该是“辞职”。考上之后的工作单位当然以报考单位为准。
第3个回答  2012-04-30
区别大,从法律上讲。公务员是有执法权,代表国家依法行政的人,事业单位是从事公益性为主的单位。任何公务员单位要是没有执法依据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第4个回答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