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砖要领

如题所述

①甩灰(适宜砌筑离身低而远部位的墙体):铲取砂浆呈均匀条状(长160 mm、宽40 mm、厚3 mm)并提升到砌筑位置铲面转动90°(手心向上)用手腕向上扭动并配合手臂的上挑力顺砖面中心将灰甩出砂浆呈条状均匀落下(长260 mm、宽80 mm、厚20 mm)。

②扣灰(适宜砌筑近身高部位的墙体):铲取砂浆呈均匀条状并提升到砌筑位置铲面转动90°(手心向下)利用手臂前推力顺砖面中心将灰扣出砂浆呈条状均匀落下。

③泼灰(适宜砌筑近身及身后部位的墙体):铲取砂浆呈扁平状并提升到砌筑位置铲面转成斜状(手柄在前)利用手腕转动成半泼半甩,平行向前推进泼出砂浆砂浆落下呈扁平状(长260 mm、宽90 mm、厚15 mm)。

扩展资料

成品保护:

(1)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3)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4)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5)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砌体施工要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6
砌筑方法: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

1.“三一”砌砖法:

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法的优点: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整洁。故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砖法(视频)
2.“二三八一”砌砖法:

即由二种步法(丁字步和并列步)、三种身法(丁字步与并列步的侧身弯腰、丁字步的正弯腰和并列步的正弯腰)、八种铺灰手法(砌条砖用的甩、扣、泼、溜和砌丁砖时的扣、溜、泼,一带二)和一种挤浆动作(砌砖时利用手指揉动,使落在灰槽上的砖产生轻微颤动,砂浆受振以后液化,砂浆中的水泥浆颗粒充分进入到砖的表面,产生良好吸附粘结作用)所组成的一套符合人体正常活动规律的先进砌砖工艺。

“二三八一”砌砖法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此法能较好地保证砌筑质量,它是基于“三一”砌砖法,而且动作连贯不间断,避免了铺灰时间长而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
操作过程中对步法、身法和手法等都作了优化,明确规定远、近、高、低等不同操作面和操作位置应做的动作,消除了多余动作,提高了砌筑速度。
使用这种方法,使现场操作平面的布置和材料的堆放,能够达到布置合理,作业规范,文明施工。
符合人体生理和运行特点,能够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强度,对防止与消除工人职业性腰肌劳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操作方法简单易学,一般一个新工人通过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即可掌握要领。
3.挤浆法:

即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种砌法的优点: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砌筑砌体基础时应注意以下各点,尤其注意(3)(4)(5)(6)条。
(1)砌筑前,清扫湿润。
(2)必须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高低处立好基础皮数杆。
(3)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其中第一皮砖应以基础底宽线为准砌筑。
(4)内外墙的砖基础应同时砌起。
(5)大放脚部分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
(6)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7)砌完基础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
2.砌砖工艺。重点掌握(3)(7)条。
(1)抄平
(2)放线。
(3)摆砖。摆砖即撂底,先用干砖块试摆,
(4)立皮数杆。砌筑时控制砖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皮数杆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洞口多的地方。
(5)盘角、挂线。
先在墙角砌4~5皮砖,称为盘角,然后根据皮数杆和已砌的角挂线,作为砌筑中间墙体的依据,以保证墙面平整。一砖半及以上厚的墙都要双面挂线。
(6)砌筑。砖墙的操作方法,通常采用“三—砌砖法”,即—铲灰、—块砖、—挤揉的方法。
(7)勾缝、清理。墙较薄时,可利用砌筑砂浆随砌随勾缝,称做原浆勾缝;墙较厚时,待墙体砌筑完毕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称做加浆勾缝。
3.砖墙砌筑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第(3)(4)条。
(1)横平竖直。
(2)砂浆饱满。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
(3)上下错缝。砖块错缝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4砖长。
(4)接槎可靠。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斜槎确有困难时,才可留直槎。直槎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留一层,每120mm厚墙留一根,但每层最少为两根。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程序进行。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沿墙高每500mm设2个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lm。
构造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浇灌一次。浇灌混凝土前,在结合面处先注入适量水泥砂浆(构造柱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去石子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应避免触碰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递振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