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学习晋朝历史,对士族问题有几点疑问

1、个人感觉以王谢为代表的家族在晋朝前没有什么显赫的人物,怎么就是他们成为了士族.而不是其他家族呢?2、南北朝后,为什么这些大家族就没有什么消息了呢?连百家姓排名除了王好象其他的都比较靠后?小生孤陋寡闻,希望大家多多指点!希望能详细些

喔哟!这个问题,很新鲜。要回答,又觉得难。涉及社会的、历史的知识很多。不能简单地几段话,可以说清。试试,恕我言语不精。让专家们帮助指教。

士族的概念、渊源、历史发展过程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士族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内涵:
1、政治上,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从而,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上,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方面,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4、文化上,士族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士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士”阶层,“士”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略)。
士族阶层,始东汉萌芽。政治上,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经济上,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士族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士族制度,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士族制度的巩固,是在西晋。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士族制度鼎盛于东晋。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

士族制度的劣根性,以至于走向衰落、消亡
曹魏及司马氏晋朝的政权,靠士族制度得以建立、生存。但,他们维持政权的时间,都不长。国家(中国)出现了分裂。到了南北朝时期,前期显赫的旧家族衰落,一些新的士族兴起。“当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北朝时期,新兴士族,夺取地方政权,甚至自己称皇,建立起小朝廷;比如,南方望族萧氏家族,建立了齐、梁(史称“萧齐”、“萧梁”);但,这些皇朝的时间更短。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从东汉后期(三国)到南北朝的结束。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动荡、混乱、分裂的时期。隋唐统一了中国,使这个时期历史结束,也使盛极一时的士族制度被取消。从此,中国又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新朝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6
1、先说谢氏: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陈郡谢氏在保卫东晋朝是有至伟的贡献的,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而终结,此战在后方指挥的谢安,在前方领兵作战的是谢玄、谢琰,谢氏一门多出功臣,此后一直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 谢尚 谢奕 谢安 谢玄 谢道韫 谢琰 谢灵运 谢朓等。 华丽家族陈郡谢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能与琅琊王氏比肩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门阀士族最为鼎盛之际是:“王谢”并称的年代,“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琅琊王氏则更出名一些,源自黄帝玄孙后稷之后,《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中称 :“其先出自周王子晋。秦有王翦、王离、世为名将 。”其后是东周司徒王宗敬,其子王子成袭爵为司徒,其孙王彬官至中军大夫,赠武烈侯。王彬子王升官至秘书。王升子王宥官至大司徒。王宥子王硕仕魏,封广武君。王硕子王错仕魏,拜上将军。王错子王贡官至中军大夫。王贡子王渝官至大中大夫,封忠武侯。王渝子王息官至司寇,封忠烈侯。王息子王恢中军大夫,封伊阳君。王恢子王永袭中军大夫。王永子王颐号林泉隐者,隐而不仕。王颐子王翦仕秦,拜大将军。封武城侯。翦子王贲为秦将封通武侯,翦孙王离封武成侯。王翦祖孙三代仕秦,受封列侯。秦末王离为项羽所败,王离长子王元从频阳迁琅琊皋虞,为琅琊王氏始祖。
其实当时其他士族家族还多,比如出桓温的谯郡桓氏、出郗超的高平郗氏、出庾亮的颍川庾氏等,主要是王谢对东晋立国居功至伟,其他家族被掩盖在他们的光环下,不为我们熟知而已。
2、士族的没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他们不是完全消失了,只是政坛为新兴势力取代后他们不再被关注,所以我们感觉没有什么消息了。
第2个回答  2012-05-06
1、你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衣冠南渡”。王谢两家在晋朝之前也是士族,只不过并非望族;两家崛起于东晋立国,王导和谢鲲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定了东晋的基业,以此为契机大权在握成为东晋名族。

2、侯景之乱中,王氏与谢氏一起拒绝侯景联姻,而被侯景报复性地灭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