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故事的演讲背景音乐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演唱。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又称作《咱当兵的人》

2、东方红

《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我根据地实行双重打击。为发展和巩固抗日胜利果实,反对国民党的分裂,八路军边区剧社派曹火星、丁凯、肖静雨组成三人工作队,来到京西偏僻的歌谣之乡堂上村。 在通往堂上村的山路上,曹火星一行三人化装成小贩商人急走而来。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4、《红旗飘飘》

《红旗飘飘》于1996年录制,是为香港回归而创作。但很多时候《红旗飘飘》唱响在体育场馆,更有着它特殊的意义,这首歌表达了孙楠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催人奋进,这也是孙楠第一首被大家熟知的歌曲。

5、《祖国颂》

《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其中有同名主题歌《祖国颂》,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

2019年6月,《祖国颂》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9

一、《十送红军》

歌曲《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

空军司令刘亚楼和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歌词给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词被深深打动,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

二、《红旗飘飘》

《红旗飘飘》于1996年录制,是为香港回归而创作。但很多时候《红旗飘飘》唱响在体育场馆,更有着它特殊的意义,这首歌表达了孙楠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催人奋进,这也是孙楠第一首被大家熟知的歌曲。

三、《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歌曲发行于1997年4月1日,收录于专辑《走进新时代》。1999年,《走进新时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走进新时代》旋律动人正气、歌词真挚朴实,充满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无限智慧,表达对国家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和尊敬之情。

四、《东方红》

《东方红》的曲调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歌曲编成后由李有源的侄子、农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间和群众集会上演唱,很受人们欢迎。

五、《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0
讲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