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抄书的原文

苏轼读<汉书>

苏轼读《汉书》

朱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肃然起敬),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这是原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7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肃然起敬),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8
这是流传的小故事,不是文章、著作。

苏轼抄书:
某日,有个叫朱载的人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他在客厅里等了好长时间才见到了主人,朱载问苏轼忙什么, 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朱载十分惊讶: “以先生的才学还要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摇头说: “这已经是我第三才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使得他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第3个回答  2007-12-20
苏轼抄书:
某日,有个叫朱载的人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他在客厅里等了好长时间才见到了主人,朱载问苏轼忙什么, 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朱载十分惊讶: “以先生的才学还要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摇头说: “这已经是我第三才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使得他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参考资料:http://www.gznf.net/forum/simple/index.php?t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