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否来过马来西亚的槟城吗?

孙中山是否来过马来西亚的槟城吗?

【转贴】孙中山先生与槟榔屿
(作者:叶丹林为槟城孙中山先生博物馆研究中心主席)

前言
历史的价值在於分享,分享当中将使双方受益。
研究中心将成为收集、核对及归档有关孙中山先生在槟城六年来的行踪资料、纪录及历史文物的脉搏。
孙中山先生於槟城六年,是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间。遗憾的是,关於这方面的文献著作却少之又少,以致我们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
在此我将与你分享本社创办经过、本社与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及本社的展望。

孙中山先生与槟榔屿
1905年,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黄兴,由日本东京,联袂来新加坡,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抵达槟城,投宿在打索街(Rope Walk)「恒益兴客栈」。孙中山先生以屡次失败的影响,更加不容於于满清政府,即日本、南洋荷属,亦均拒绝其登陆,与中国距离不远的地方,惟马来半岛的新加坡和槟榔屿。

1905年的秋天,孙中山先生来槟,由邱君的介绍,寓中路65号,(65,Macalister Road)小兰亭俱乐部,认识吴世荣与黄金庆,两君素有大志,闻孙中山先生言论,大为佩服,乃自作东道,招待之余,特介绍热心爱国的社友,时常到小兰亭俱乐部聚晤,藉以联络感情,灌输三民主义思想,以广招同志。他们倾家荡产以助孙中山革命,最终落得贫困收场。

革命先贤——吴世荣先生史略
槟城阅书报社发起人及第一届主席。先生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人,出生於槟城。先生虽出於富有家庭,住在富丽堂皇的大厦裏,生活却非常节俭,淡茶粗饭,不吃山珍海味。
先生常服乌布裤,以节省浣费,故有「乌布裤之子」的称号,虽然先生之所谓俭,但克己待人之事,则不唯不俭矣。观於侨界所组织慈善团体,类能捐巨资以助其成立,可知矣。
先生头脑清新,才识高远,所以内地各州府伟人志士,凡南来槟城者,无不以得纳交先生为荣。南洋同志,尊之为党魁焉。

先生承父遗业,日益扩充,乃爱国心热,自革命之事起,日与同志,谋倒满清专制,建设共和政体。自家瑞福号商业,遂令其零替,而莫能兼顾。
辛亥既光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大总统特电促北归,既至,大总统率百官以迎,从者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导呵,观者塞途,人谓自来南侨归国之荣显者,先生一人而已。先生在商务实业,每与人座谈,辙言我国欲富强,不外「才」,「财」两字,然「才」出於教育,无谓矣;「财」必商业矿产。我国矿产甲环球,国人不能集资发藏,弃利於地,殊堪长太息。又曰:「余足疾未愈,(言时先生足疾已三年)不然,或能实践集股开采,然国民同乎吾心者正多,行将有归国业此者云云。」於此可见先生之怀抱矣。
先生之家族:元配谢柳眉夫人,侧室杜西金女士,日籍夫人峰良,他共有4名儿子7名女儿。先生的三子仲达乃日籍夫人所生。

先生忠贞党国,毁家荡产,1907年除本身瑞福园外,连其岳父谢德顺所遗留之红毛路(Northern Road)五层楼大厦,亦变卖充革命党军饷,而自己家徒四壁,租亚逸依淡。甘光芭汝门牌29号A平屋居住。门前每日悬挂青天白日党旗,日出而升,日落始收,人穷志不穷,对党之忠贞,谁能及之?

先生胸怀,慈悲博爱,其日本夫人生产后,因不容於家人,即拨巨款,令其回日本改嫁,但日本夫人守节终身,含辛茹苦,栽培其子吴仲达(日名CHIRO)长大成人,大学毕业,临终且叮嘱其子曰:「汝父为伟大革命家,名吴世荣,居马来亚槟榔屿,希前往投靠团圆。」
1941年日本皇军南进,占领马来亚,是时吴仲达为宪兵大队长,随军抵槟榔屿,回忆母亲之言,急欲寻找生父,各方打探父亲住址,一日趁军车率宪兵多名,到亚逸依淡甘光芭汝29号A。左右邻舍,皆惊恐不已,以为大难将临矣,入门由台籍宪兵,以闽南语曰:「谁是吴世荣?」先生当时坐於堂中,毫无惧色从容曰:「鄙人即是吴世荣」,该宪兵队长CHIRO立刻向先生下跪叫爸爸,「爸爸,我是吴仲达」,一场父子相会,完成日本夫人峰良之心愿。日据时期,物资奇缺,而宪兵大队长CHIRO,以其在军方之权力,驻槟期间,提供甚多粮食,供其父食用。

先生於1945年7月21日下午5时寿终,同志友好,曾在「彼南新闻」刊登讣闻,敬告知交如下:
先生为中华民族牺牲甚大。先生虽有足疾,但却不因此而退缩,继续支援革命以释放中国同胞。先生甚至倾家荡产以支持革命。先生寿终正寝亚逸依淡律29号A,享寿七十有一岁,安葬於芭都兰樟。

其元配谢柳眉夫人,则於西元1967年逝世,由槟城阅书报社同志,成立治丧委员会,为之安葬,先生偕元配夫人遗骸,现由其后辈拾金,安奉於槟城白云山。
1906年,孙中山先生偕胡汉民、汪精卫、黄兴来槟,仍寓小兰亭俱乐部。孙中山先生也曾寓於94,Dato Keramat Road,黄金庆住家。他们假座椰脚街22号(22,Pitt Street)平章会馆,举行演讲大会。孙、胡、汪、黄四人,皆发挥革命救国的言论,听者动容,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惟会中潜有保皇党党员,起而阻止,责备革命党,毁谤皇太后,平章会馆为华侨公共机关,不应作此无父无君的演讲。
会中同志,起与辩论,保皇党党员始知难而退。从此平章会馆董事,经这次辩论后,恐怕得罪保皇党,竟重订章程,今后不准任何人,在平章会馆作革命救国的集会,可见当时民智未开,封建思想与保皇势力,仍然存在。

黄锦培加入同盟会的典故
在此也要顺笔提及,孙中山先生在中路「清风阁俱乐部」(中路202号A,Agora Hotel)现址。开演讲会的一小典故。孙中山先生当年为了要推翻满清昏庸政府的统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后曾五次到槟城来,展开革命活动。新加坡共和国的大法官兼代总统黄宗仁的父亲,已故黄锦培老同志,是孙中山先生莅临槟城宣传革命时,在聆听孙中山先生演讲后,当场加入同盟会的。
那时他才十五、六岁,秉性好动,听说孙中山先生来槟,住在中路65号小兰亭的楼上,并将於翌日上午九时要到对面「清风阁俱乐部」演讲,那时的清风阁即是现在艾洛拉酒店的现址。

孙中山先生到场演讲时,闻风而来者达百余人,大家争先恐后,要瞻仰这位伟人的风采,以及听聆他的伟论。

孙中山先生精神奕奕,口若悬河,说词感动,令人对满清政府的腐败,不胜痛恨。可是正在听讲的过程中,却有听众,奇怪的一个个偷偷地溜走了。原来是保皇党的牙爪,在会场散播谣言,说孙中山先生是危险人物,是清廷的通缉犯,槟城殖民地的总警局,将派大批的警探,前来围剿抓人,结果环顾左右,在座仅剩黄锦培一人。但孙中山先生在讲台上,却神色自若,依然滔滔不绝的,纵论天下,分析时局,指出只有提倡革命,推翻满清,中国才有得救。

孙中山先生的演讲,自始至终,将近两句钟,而黄锦培这位年轻人,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所感动,没有畏惧,也不想离场,一直听演讲至完毕。
孙中山先生满身大汗,口乾舌焦,却笑嘻嘻地对黄锦培说:今天我很高兴,这场演讲并不白说,能得到你这位少年知音。现在我问你,我说的道理,你听得懂吗?黄锦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都明白。孙中山先生便说:那麼我问你,世间什麼东西最好?黄锦培不经大脑地思索,立刻说道:世间有钱最好!我爸爸说:有钱能上茶楼吃大餐,看戏玩乐,甚至有钱也能使鬼推磨,什事都可解决。孙中山先生听罢,大失所望,摇摇头地说:你刚才没听清楚我的演讲。我告诉你,世间有权力最好。我简单地说给你听:今天你有钱,我有权,我可以用权力,使你的钱变成我的钱。譬如说:今天中国的大权,操在腐败无能的满虏手中,断送了很多主权,中国不能强大起来,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今天,不畏生死,要大家一齐起来革命,把权力握在我们的手裏,才能救全国同胞於水深火热中,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经过孙中山先生的耐心分析与启发,黄锦培打通了思想,而且对孙中山先生的理论与风范,非常的钦佩,当场要求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青的一员,对海外革命工作,贡献了不少的功绩,同时也成为槟城阅书报社的中坚份子。
镇南关之役,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黄兴三人,重返中国内地,留汪精卫在槟城作宣传与筹款工作,后来镇南关失守,孙中山先生率同胡汉民与黄兴,再度来槟城,嘱同志守秘密,借居於三角田(邦咯律)林紫盛的别墅。
槟城阅书报社之诞生

1908年,孙中山先生於小兰亭俱乐部演讲,讲题为「满清不倒中国势必灭亡」。
为云南河口筹款接济之余,一方面极力勉励同志,速办光华日报与槟城阅书报社,从事宣传工作,并作为办事处,因此槟城阅书报社因时势之需要而诞生了。槟城阅书报社乃是孙中山先生所命名。

槟城阅书报社设立之初,孙中山先生在瑞福园(今青草巷)召开筹备会议,由吴世荣召集,到会者有二十余人。主席吴世荣宣布开会理由:承孙总理面令,创办光华日报与槟城阅书报社二案,现在因锡米跌价,经济不景气,未能实现,但槟城阅书报社千万不可缓办。
他们召开一会议於平章会馆(现为槟城华人大会堂)。孙中山先生在此给了一个演讲「欲救中国必先推倒满清」后由汪精卫被推荐起草章程及向政府申请注册准证。发起人共30人。通过汪精卫起草之章程,选举首届职员,吴世荣、黄金庆当选正副社长,从此负责有人。 即择定柑仔园94号(94,Dato Keramat Road),行正式开幕礼,社友来宾,济济一堂,中山先生手定之青天白日旗,亦於是日飘扬於会所天空,气象为之一新。自是以后,凡党员同志到槟城,无不到社演说,而每月定期举行演说会,至少有数次。诸同志晚间到社讨论者,月无虚夕,目所染者,革命之书籍,口所言者,救国之言论,团结救国之精神,实为当时黑暗社会之明灯。

槟城阅书报社社务之进展与社址之迁移
槟城阅书报社在柑仔园94号(94,Dato Keramat Road)正式成立后,社员日增,社务蒸蒸日上,一时震动全马来半岛,每日接获各地来函索讨章程,徵询筹备办法的函件,日必数起,社务之进展,令同志们深感兴奋!

各同志以当时柑仔园离开市中心较远,在办事上未能快捷,并且各地之阅书报社,皆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有待槟城阅书报社之领导,乃由柑仔园,乔迁市区内打铜仔街120号(120,Armenian Street),因此交通便利,同志聚首办事,容易集中。

1910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起义失败后,在打铜仔街120号召开一紧急会议,所有南洋同盟会会员皆出席此会议。孙中山先生於会议中展开演说,讲题为「革命须有勇气与方法」。此演讲让在座诸位革命同志热血沸腾,赴汤蹈火参与广州起义,置生死於度外。

而世界历史最悠久之光华日报,经数年之费心策划,亦呱呱堕地,正式出版,与海内外人士相见矣。各坡同志,日益联络,推翻满清皇朝,光复民族之正气,迷满群岛之间
孙中山先生於西元1909年遂将设在新加坡同盟会总部,迁移来槟城,附设於槟城阅书报社,而成为中国革命策源地。然而,社中一方面因光华日报之公开出版,一因同盟会革命工作不断的沈著扩充,万机丛集,室宇虽宽,亦无地可容,加以恢复民报,加强革命阵容,亦由槟城阅书报社负责,乃於西元1911年,由社友大会决议,迁址吉宁仔街52号,此处虽较宽阔裕如,当时社务之进展,已达最高峰时期,社友同志,认为长期租屋而居,不如自置产业,因此乃筹资购置邰牛后街16号至18号屋宇两座,一作光华日报馆址,一为槟城阅书报社办事处。

槟榔屿演说大会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先生假槟榔屿打铜仔街120号召开一演说大会。
孙中山先生於会议中强调於广州再举。然而,接二连三起义都失败使得一些支持者不愿再支持革命。孙中山先生声泪俱下,恳求槟榔屿同胞给予革命最后的资助,并宣称如若再举失败,他将从此退位隐居。此举虽亦遭失败,且牺牲惨重,乃是历史上最壮烈之役,然深远意义影响了日后的起义。终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1
有。最近有一部电影《夜。明》就是描述许孙中山在槟城的事迹,戏里你可以看到槟城迷人的景色。

相信我,我是马来西亚,马六甲人。
第2个回答  2007-12-06
没有。孙中山只去过日本和美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2-19
来过啦
第4个回答  2007-12-08
额外如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