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你的父母不要信朋友圈食品养生谣言?

最近流行一个话题:“有多少人想穿越回去,阻止当时教爸妈玩微信的自己?”源头是年轻网友吐槽:爸妈在朋友圈里动辄发些养生、鸡汤或者标题惊悚一看就是假新闻的分享,还会不断的发给自己或者要求自己也要遵守,让人忍不住想把他们“分组可见”。

     çŽ°åœ¨å¾®ä¿¡çš„朋友圈里面到处是欺骗的信息,特别多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养生类的谣言,我接触过很多这方面的事情,总体来说这些谣言都是抓住老人希望健康,希望长寿的心理,他们做的这些谣言,无非是赚钱而已,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然消失不见,那么我们怎么样可以说服你的父母不要信朋友圈里面,那些食品养生的谣言呢?其实只要抓住几个要点,那么就可以完全的防止这类骗局:


第一、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父母多看看一些真正的专家怎么样说健康,因为现在社区里面有很多健康的活动,比如请医院的专家来体检,给老人做健康详解,这样的情况下,老人自然会得到真实的健康信息,那样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第二、我们也可以带着自己的老人,去医院专门咨询专家,现在门诊挂号很方便,你可以在网上挂号就可以了,然后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去看看,那么正确的医疗知识和正确的养生知识就可以被爸爸妈妈知道,他们自然不会再相信那些所谓的朋友圈养生信息了。


第三、我自己也对爸爸妈妈做过工作,主要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数字电视上面有专门的养生频道,我在太原有线那里办理好,然后回家给他们看,这样爸爸妈妈就了解真正的养生模式,不会去相信那些微信里面的谣言。


第四、那些微信圈子里面的骗人谣言,无非就是赚老人的金钱,那么我们可以把老人收入来源控制一下,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家代管爸爸妈妈的钱,每月给爸爸妈妈必要的零花钱,其余资金你给爸爸妈妈存到银行理财,这样他们就很难被骗钱了。


第五、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的养老金等收入比较多一些,你很难完全的拿到,毕竟爸爸妈妈不高兴的话,会影响跟他们的关系,所以你可以掌握教会他们怎么样花钱,比如找专门的理财师帮忙,教会他们去理财,这样他们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è¯´ä¸€åƒé“一万,爸爸妈妈之所以上当受骗,其实还是我们平时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老人无聊的时候只能拿这些信息打发时间,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上当受骗,所以大家一定要安慰好老人,有时间回家多看看他们,这才是避免爸爸妈妈被朋友圈养生谣言欺骗的好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2
呵呵,终于了嘛!
既生瑜何生亮?!
不是已经有QQ那么成熟的交流软件了么,为什么还要搞个“微信”?更换个“马甲”就要假装“新人”,微信功能和QQ有多少区别,微信转载文章,QQ空间早就不是新鲜事,秒杀最早就是来自QQ购物,微商又为何物?!

言归正传,如果要说服父母养成健康养生理念,建议依靠正规军吧,你可能磨破嘴皮子也没人理你。为了老人身体健康,为了老人心理健康,还是空的,实的计策都试着用一用吧,否则出问题就不是小事了。
1.利用老人“小病小灾”,演一演空城计。
比如,正常不舒服,搞一搞大检查,让医生“配合”这个“高”,那个“低”,然后诊断“饮食”不健康,不合理引起的,这样“警示”效果应该不错。
2.求助医生,讲解药物“调理”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3.自摆“乌龙”,吓一吓“养生梦中”老人。
父母应该会推荐所谓的产品给你们,孩子。
建议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让他们最“心疼”的孙子吃坏等等,或者把孩子的“上吐下泻”归功给他们的“神药”!
4.让他们体验“产品质量”。

不过,这一类文章泛滥,或者“营养品”被传的“神乎其神”,个人认为是“微商”的功劳,这一类的产品广告,营销过程有明显的漏洞,希望管理和监督部门,还要微信好好管理,整治整治吧!
第2个回答  2017-01-11
微信的推广和流行使得公众号中的商机无限,很多公众号为了博取大家的注意和关注,昧心发布一些广告谣言,对于年迈的父母,很容易就收到欺骗。为什么呢?

一方面来说刚接触微信,报纸和媒体新闻看多了,在微信里的思想还很单纯,以为公众号里的肯定是真实的新闻,没有公众号吸引人气而发表养生谣言的意识。

另外一方面来说,父母们也有自己的圈子,可能这个圈子里面都是我们的长辈,他们都转发,都相信,都谈论,自然的让圈子里的人都坚定不移的相信了这些谣言。

如何说服你的父母不要信朋友圈食品养生谣言,可能很难,也可能很简单。

首先要让父母有意识,公众号是会骗人的,公众号的背后是企业,而不是官方信息,企业是需要盈利的,企业的广告那么多,也不见得有对应的效果,这种意识必须要让父母知道,不然,父母觉得既然发表到网上,那肯定是被验证过的,再加上公众号里文章的侃侃而谈,很容易让人相信。

第二,有些时候看到父母转了某个养生的谣言,当我们非常肯定这是个骗局的时候,可以在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提起,这种提起不能太强硬,不能直接一句话父母这个肯定是假的骗人的,可以把你收集到的相关方面的辟谣的文章给父母看看。

最后,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一些微信养生谣言的文章,父母对于孩子是非常关注的,你的每一条动态父母可能都会关注,仔细阅读,你这样的举动,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父母有这种意识,也减少他们去关注这些公众号。
第3个回答  2017-01-11
同感!!!我有话语权!!!

不一样的是我把玩微信教给爷爷奶奶而不是爸爸妈妈,此处可忽略。

爷爷奶奶年纪稍大一些,用手机也是屏幕比较大的那种,设置里面把字调整到最大,手机上安装的app都是“日报”一类。目前比较普遍的聊天工具就是微信和QQ,QQ与微信相比而言比较复杂,难教,而且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微信,所以我把微信使用技巧教给爷爷奶奶。

不教不知道,这一教可好,容我慢慢道来。

巧的是与奶奶同龄的老同学们,好像也从儿孙那里学到了怎么使用微信,我的天,好友列表长的刷不完,老同学的微信群加了一个又一个,这没啥,然后问题来了。每天群里发的都是什么,都是从微信公众号上转发的各种东西,做饭,鲜花,搞笑段子什么的就不说了,重点是那些养生之道!

人到老年就是小心翼翼,呵护生命,养生这块儿特别认真。而且对网络信息没有任何的辨识能力。阿胶好——买点阿胶,每天一杯牛奶好——先订三年,这就不说了,公认的好,那么其他的,“你还在这么吃羊肉吗?快停了吧!”“没想到家家户户都有的这个竟然这么脏!”表示无语。点进去就是一个访问量,其实内容一点用也没有,有些甚至是假的。

前段时间说可乐加牛奶竟然有固体析出,会在胃里形成结实。把爷爷奶奶吓了一跳,赶紧告诉我,注意点。后来去网上搜索了一下我告诉奶奶,他们骗人的,不过是蛋白质变性而已。

不仅如此,朋友圈也被养生之道刷屏。后悔死了,每次见了都告诉爷爷奶奶,假的,别信。一次告诉第二次还是会信。后来直接告诉爷爷奶奶,“都是假的,一个也别信”好吧,心里有些对不起那些认真做公众号的朋友们了。

再后来我发现好办法,爷爷奶奶虽然不会打字,但是我们把输入法设置成手写输入,然后告诉老人家,微信可以看,但是如果想照着做,就去百度一下,看看别人对这个养生之道怎么说。爷爷奶奶很认真浏览了一些信息,完美,就这样解决了。虽然说百度上不同的人也是各执一词,但是大体趋向都还是正确的。诸位可以试着采用一下,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