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的儿化音是完全无规律的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人说话爱带儿化音,所以不少刚来北京的外地朋友会说“前门儿”、“东直门儿”、“朝阳门儿”,却不知道这恰恰暴露了他。儿化音不是北京话独有,它存在于大多数北方方言甚至普通话中,比如打杂儿、小说儿、掉价儿。可要说最爱用儿化音,就要数北京话了。有人统计,发现北京人说话平均每38个字就出现1个儿化音。北京的儿化善于把不一样的发音搞成一样的。比如,在老北京人的口中,“花儿”和“欢儿”、“一把儿”和“一板儿”都是一样的。初到北京的外地人最困惑的,就是北京人的儿化音几乎没规律,同样一个条字,在“面条儿”里带儿化音,“油条”中就不带。北京话的儿化音有多种来源,其中3种是音的讹变形成的,包括“里”、“日”、“了”。还有一种是表示小,比如钢镚儿、花瓣儿。北京话里只有说到东便门儿、西便门儿和广渠门儿三个小门儿时带儿化,因为这几个城门是明朝嘉靖年间新修的偏门,地位和规模都比其他城门低。天安门、中南海,就万万不能加儿化。另外一种是口语中说话语速过快形成的,比如“不知道”说快了就会变成“不儿道”。当然,北京话中儿化音更多的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比如情绪,有人在兴奋的时候说话带儿化音就会特别多,而像“抽大烟儿的”就明显带有一种瞧不起的感情。不过显然,越正式的场合,儿化音出现的就越少;越亲密的人之间,儿化音用得越多。儿化音还和区域有关。你在北京南城能听到更纯正的儿化音。从清朝灭亡到建国后共和国功臣们进入,北京北城的居民一直在变,而南城始终都是普通的本地老百姓居住。因此,南城大多数祖上几代就是北京人,他们的儿化音也更重。北城不少人都是建国后才进入北京的,再加上普通话的推广,所以他们说话更趋近于普通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新北京人很多,自认为从不排外,但我真的不想听一个二代移民教育我什么是正宗的北京话。谁都有个乡土情节,我现在非说重男轻女闹伴娘是你们那儿的习俗,我就是见过,你生气吗,明明没有的事儿,我非说有,你觉得友善吗;大院子弟,怎么就高出胡同子弟了;更不想掰扯老辈儿们的事儿。还胡同子弟学历都低,来来来,您告诉我您那儿毕业的,我看看哪所著名大学培养出来的喷子;还有啊,对于喷人匿名加删评论和拉黑这事儿,我一直很不耻。您都舔着脸出来骂人了,还没脸用大号不匿名;和着您也知道喷子丢人是不是。

第2个回答  2018-01-06

常言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全国各地有多种方言,与其地域、水土有很大关系。老北京话与河南话没有相象之处,举一例来说:甲:这件事这样做,你看怎么样。用河南话回答会说“中”发音 (zhóng);用北京话说,“行(xíng)”或“行了”。至于北京话的儿话音,是有一定讲究的,不是所有话全用儿话音,即使是用儿话音的方言,前边的主语多是读正音。这与其它地区方言有着根本的不同。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有自己的规律,都要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