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应该如何引入

如题所述

一、模式、流程
学生起立,坐下后,老师点击课件,大屏幕上显示出“反比例函数”课题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老师就叫学生看大屏幕,大约用了1分钟的时间,估计学生已经看完全部内容,并作了一定思考后,卢老师又点击课件,第二张幻灯片打出四个简洁而又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完成的内容和任务。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对照目标,阅读课本,并对四个目标作出回答。学生看了大屏幕,听了老师的交待,立刻打开书,同时拿出纸,便忙了起来。接下来卢老师就在学生中巡视、观察,不时还与个别学生交流几句,这一环节大约用了近5分钟时间,引入便结束。卢老师这节 “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引入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可以肯定地说,这节课的引入简单明了,其模式与流程是“出示目标,对照目标,自主学习”。
二、一般课堂引入
很多老师对这节课的引入也许是,复习学生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从正比例函数的学习然后引出反比例函数。如为了弄清民族中学初二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概念、意义及其解析式的掌握情况,上新课之前,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方面复习了旧知,同时又查检了学生以前学习的情况。或者老师怕学生以前正比例函数没学好,在上新课之前,便直接复习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总之,一般情况老师会用几分钟时间来复习旧知,然后引出新知。
三、引发的思考
卢老师为什么不按一般老师的处理方式来引入新课?难道就不担心学生以前“正比例函数”没学好,会影响“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吗?听了这堂课后,也有一些老师这样向我提出疑问。会后我想,我县有近1200人的领导、老师参加了听课,如果能很好地对这堂课进行反思,也许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会有很大的帮助,正因如此,我便开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新课引入有哪些作用?洋思这堂课的引入实现了哪些价值?哪些值得推广?哪些又值得摒弃?引入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拷贝?数学老师在实践中应该怎样去研究和重视引入等”。为弄清这些问题,我查资料,与同事交流,到学校听课,反复思考,寻找答案。
四、研究寻求答案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引入作用很多,但其中三个作用是最基本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进入高思维学习状态。二是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达到有目的的学习。三是承上启下,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有重点地突出某一个方面的作用。如有的老师一上课就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引入达到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这一目的。有的老师一上课就出示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学习内容),怎样学(学习方法),学得怎样(学习结果)。这样的引入达到了有目的的学习。有的课是某个知识系统的中间部分,那么老师在引入新课时,可能就会采取承上启下,复习旧知,推理新知。这样的引入就达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见,卢老师这堂课的引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实现有效学习。他所采用的方法是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按目标进行自主看书学习,同时对不会的作记号,最后与同学一起探讨。
这样的引入体现了哪些价值?我认为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上课后立马叫学生看屏幕,并要求学生阅读屏幕上的内容,然后又叫学生看书,对照目标要求进行思考,对不懂的作记号,这样做显然把学习的任务、内容完全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二是强调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上课就明白要学的内容和要求,立刻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一旦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时,肯定会收到很好效果。三是学习效率高。教师没有讲与学习无关的事,整个引入没有费话,单位时间里实现了学习内容容量最大化。
这堂的引入是否可以拷贝?如果从教学是一门科学这个角度出发,应该可以。但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学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正因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所以每一教师在教学中才有发挥创新教学的空间,也正是这样,才需要老师们不断进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般老师在向优秀老师学习时,应该学习优秀教师的什么东西?又该怎样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我想这堂课的引入值得大家学习的是它所体现的价值。操作的方式也许有很多,但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二是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否一开始就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优秀老师的做法,一定要体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引入时进入高思维学习状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引入就可以拷贝。针对如何有取舍地拷贝优秀教师的课堂案例,我想举我刚听的一节课来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3月23号科研部的四位老师在育才中学听的一节初二数学课。这是育才中学何老师的一堂《反比例函数》课,正好与洋思中学卢老师所上的课相同,只是上课的学生不同,一个是民族中学的初二学生,一是个育才中学的初二学生。那么何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呢?上课铃响后,何老师要求学生先看课前准备好的学案,学案上有本节学习目标,也有本节要完成的练习。一、二两题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问题。于是,何老师在学生看完了学习目标后,就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一、二题,待大多数学生完成,就抽学生回答,哪些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特征,它的解析式的写法等问题。当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后,何老师并没有立马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比例函数,而是提了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是同学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判断正比例函数的?二是以前学习正比例函数时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学生思考大约1分钟,并作出回答。然后他才说,本节课我们将用学习正比例函数的方法来学习反比例函数,大家有不有信心,学生齐声回答有信心。最后何老师又补充了一句,用这种方法学习数学,在数学上称为类比思想。这节课的引入大约用了7分钟。这堂课正好与洋思卢老师上的内容相同,但其引入却有变化,显然何老师并没有照抄洋思的课堂引入流程。下课后,我们进行了交流,我问何老师听了洋思中学的课没有,何老师说:“听了的”。我又问 “为什么你不采用洋思卢老师的引入流程呢?”何老师说:“我们学校正在研究学案教学,而且学生的基础很差,需要在学习之前作一些引导,如果按洋思的引入,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后,看书上的几个实例,估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难以列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即使看书,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不直接讲呢?这样不简单得多吗?”何老师说:“这样就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了”。接一下我们对这节课作了认真的研讨,分析了这节课的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这里不难发现,何老师虽然听了洋思的“反比例函数”这节课,但他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说明何老师在吸取优质老师课堂教学范例的时候,是根据学情,教情等多方面因素来思考自己的教学的。这个案例说明了,只有符合于学生实际,符合于教学实际,符合于教师实际的课才可能是好课。
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思考什么?育才中学何老师这堂课从某种角度对此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如果要总结,至少要思考三方面,首先要思考如何把握教材体系,如何清楚地知道所教知识学生掌握了解的程度,也是就知识目标。其次要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自己看书就能弄懂,哪些知识和方法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再就是要思考如何选用最好的方法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即以学定教。哪些地方让学生自己看,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哪些需要师生交流,哪些需要演示、观察,哪些需要强化训练等。这三点作为任何一个老师在教学之前都是应该思考的。
反思他人的教学,其是目的是知己知彼,从别人的案例中提取经验,改造自身,提升教学质量。反思自己的教学,则是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克服缺点,找到解决办法。无论是反思他人,还是反思自己,都必须澄清事实,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提炼,最终才会悟出道理。相信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创造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优质课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