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有几个区

如题所述

漯河市有三个区,分别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历史文化

漯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字学宗师”。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古迹还有:曹丕代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隋代小商桥等。

以上内容参考:漯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区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截止2020年9月24日漯河市人民政府网显示,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办事处、49个乡镇、1262个村、78个社区。

源汇区:面积20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462000。

郾城区:面积413平方千米人。邮政编码462300。

召陵区:面积405平方千米。邮政编码462003。

舞阳县:面积77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462400。

临颍县:面积821平方千米。邮政编码462600。

扩展资料

近代历史沿革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

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

2004年再次进行区划调整,现辖临颍、舞阳二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

参考资料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网-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网-历史沿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11
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止2007年底,漯河城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3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5万人,市区人口34.7万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30

漯河市辖区:

2004年前:郾城县、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

2004年后: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漯河新区、漯河西区和一个国家级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临颍县、舞阳县。

    漯河市简介: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历史悠久,曾是“内陆经济特区”,现已被评为“中国品牌城市”。漯河是中国首个“食品名城”。漯河市美丽繁华,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孕育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

    位置境域

    漯河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114°16′,北纬33°24′-33°59′,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

    地形

    漯河市位于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总地势西高东低,有少量黄土岗分布,漯河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颍河等,其中沙、澧河横贯全境,在市区交汇后穿越市区而过。

    气候

    漯河市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湿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漯河市累年平均气温为14.7℃,7月份最热,累年平均气温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气温为0.5℃,年日照时数2181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为786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4-21
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止2007年底,漯河城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3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5万人,市区人口34.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