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考点句翻译

如题所述

鸿门宴
1.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谁为大王您出的这个计策呢?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这是张良对刘邦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大王,请您仔细想想,您的部队打得过项羽的部队吗?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4.今者项庄拔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译:现在项庄拔出剑起舞,他的目标总是在刘邦身上的。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大的行为不用顾及细枝末节,大的礼数不用顾及小处的谦让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也
译:人家真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   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译: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2.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心服
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他们,用威势和怒责去慑服他们,结果人们也只会苟且地免除刑罚而不怀念(君王的)仁德,外表恭敬而内心不悦服
3.怨不在大···········载舟覆舟,所乙深慎
译: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水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

荆轲刺秦王
袒(tǎn) 扼(è) 淬(cuì) 忤(wǔ) 濡(rú) 徵(zhǐ) 瞋(chēn)
陛(bì) 慑(shè) 惶(huáng) 卒(cù) 提(dǐ ) 眩(xuàn) 遗(wèi)
创(chuāng)且(jū)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浮雕--荆轲刺秦王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现出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通“环”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词类活用
【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邑】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古今异义
【信】 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提】
古义:投击,如: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深】 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 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8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若不阙(quē)秦 逢(páng)孙 夫晋(fú),何厌之有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函陵 省略介词——于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 3.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 4.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 5.敢以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 6.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晋惠公 (二)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第2个回答  2012-11-12
给个邮箱我发给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