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档案有哪些作用?

7月2日,记者从郑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了解到,择业期内档案存放成为毕业生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因招聘企业入职手续只需应聘大学生出示身份证并填一份简历表即可,导致一部分学生忘记转自己的档案。

毕业后的档案主要作用体现在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出国、升职的时候,可以用来作为凭证、依据和参考。

毕业档案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保存起来的备用文字、表格及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录。一般而言,档案袋里主要装着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经历,具体包括个人简历、工作(读书学校)履历表、学生档案(包括学历档案)、政治面貌材料(例如党员材料)等。(注:有的学校会把党员材料和人事档案分开管理)

毕业后档案管理

确实如你所了解一样,有些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会忘记自己调档案的事情。我在大学勤工俭学的时候就是在学生处工作的,主要负责邮寄毕业档案。经常接到很多学长学姐来电说需要改派,这个就比较麻烦,而且当时学校领导一定要求本人或者亲自写委托由委托人亲自带着身份证来办理,很严格很麻烦。

所以,毕业后如果工作已经稳定下来,比如考进了体制内、国企等单位,建议毕业后的档案建议跟着个人走,把档案寄到工作的单位或者工作所在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如果工作不稳定,建议把档案寄到生源地的人社部门或者劳动部门。以后如果需要调档的话,就会老家那边去办理调档即可。

档案的作用体现

一是考研。我没有考研的经验,但是据考研的小伙伴说过,考研也会政审,查阅个人毕业档案,如果档案丢失或者错漏,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各种补办,各种证明足以让人跑断腿甚至想放弃。

二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体制的小伙伴在顺利通过前面的笔试、面试、体检环节之后,就到了政审,也需要查阅考生的个人毕业档案,而且档案是考察的必备材料,不可或缺,所以需要好好保管。

三是出国。我也没有出国过,据了解,毕业生想毕业之后出国,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审核单位会查看学生的毕业档案,如果没有的话,办理签证就会比较困难或者无法办理。

四是升职。这个我有体验。一般我们在工作之后,工资表、任免文件、奖惩荣誉证书等都会存入个人毕业档案中作为依据。我被提拔的时候,考察组也仔细查阅了我的档案,缺少什么,什么信息不对,都一一记录出来,并反馈给个人签字确认。我那时候少了工资表,出生年月日前后不一。因为历史原因,我的身份证出生日期和实际是不符的,所以小学时候都是按照实际的写,但是高中之后都是用身份证的。但是单位以最早的小学记录的日期为准,所以我得需要延迟退休了。

五是评职称。这个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人员,走职称评定路线的。我走的是职级并行,不是职称,但是之前一个同学在国企,因为工作需要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调档过去,也是为了评职称。如果没有,也无法评更高级的职称,拿更高的薪资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2
毕业生档案在校时称为学生档案,毕业后被称为人事档案。可以说,它是个人政治面貌、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别小看这份档案,之后在工作中办理职称评审、报考公务员、入党政审、养老待遇核准等事项时,都用得上档案记录的这些信息。
第2个回答  2022-07-07
毕业后的档案可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