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适龄年龄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呢?他们都是为什么没工作的呢?

如题所述

根据最近的调查,中国适龄年龄无业人口约为4000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失业是因为经济下滑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以及行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原因。同时,也有一些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因为教育程度低、技能匮乏、地区短缺等原因。此外,还有一些人因为身体原因或其他内部原因而无法就业。对于这些无业人士,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就业服务和援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岗位和培训机会,促进就业创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和谐的和谐共享。同时,也需要政府改革和放开就业市场、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9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稳增长主要是为了稳就业。2022年年初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承压。6-10月,中国16-24岁的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在17.9%-19.9%之间。
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就业问题,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稳就业,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指出,将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纳入扩岗补助,对依托平台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运用专项贷款支持平台企业等。11月,教育部就开始部署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要更好地理解就业市场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就业有整体的认识,例如就业人口规模、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失业率可以了解想工作而未工作人群的比例,劳动参与率可以衡量人口参与经济生产活动的状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群体、灵活就业人群、退出劳动力市场人群面临困难的社会影响有更直观的认识。
就业市场的历史与趋向
我们从一个经常听到的“社会平均工资”谈起,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很惊讶,觉得自己“被平均”。工资过高的错觉,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平均工资包括年度奖金、津补贴,还包括个人缴纳的个税和社保;
第二,平均工资之前还有“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定语,城镇、非私营、单位都是限定词,还包括隐性的非农就业。
按照城镇和乡村、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和非单位、农业和非农,我们可以将全国就业市场分为若干个类型。如表1所示,城镇就业包括非私营单位就业、私营单位就业、个体就业和其他就业(如家庭帮工、自由职业等)。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是就业质量最高、综合待遇最好的就业类型,其包括国有(如机关事业单位等)、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外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这部分人仅占城镇就业的37%,占所有就业22.7%,是中国劳动者收入最高的前四分之一。
城镇私营单位不包括个体就业,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为62884元,是非私营单位的59%,城镇个体和其他就业的平均工资会比城镇私营单位还要低,所以社平工资的统计并没有过于偏离现实,只不过普通人不太容易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类就业人员。
第2个回答  2021-02-24
你好,不是没有工作,是没有他们理想中的好工作。在我国,想要就业,只要不是文盲,一般都能找到工作,快递业、服务业、工厂的一线工人,大量的岗位空缺,但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类的工作,就在家啃老或者打点零工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