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皓1895大变局 中 方伯谦是个英雄! 刘步蟾是个小人! 可是我看到的怎么不一样啊?

尤其是 甲午大海战 和查到的 都不一样 怎么办啊 谁能告诉我那个是真的?[email protected]

王明皓的《1895大清帝国大变局》是历史小说,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历史上刘步蟾是英雄,方伯谦当了逃兵。

1、刘步蟾

刘步蟾(1852年一1895年2月10日或2月8日),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2、方伯谦

方伯谦(1854年1月14日一1894年9月24日),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家兄弟四人,方伯谦居长,父亲是个私塾教师。

1867年,十五岁的方伯谦考取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回国,任济远号管带。黄海海战畏惧倭寇阵前逃走,被朝廷处斩。

扩展资料:

黄海海战中,方伯谦管带济远号,与广甲号分为一个小队,在阵型的左翼,战斗中,济远号迟迟没有就位,引起其他北洋水师水手的怒骂。

在致远号被击沉后,济远号逃离战场,一个小队的广甲号也随之逃离。据称。方伯谦宁可管带不做,也不想放弃其家业,过于贪恋尘世,严重影响了他的军人血性,这个或许不能指责方伯谦贪生怕死,但是让他去赴汤蹈火,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当时济远号所在阵型的位置,虽然没有完全就位,但是在致远号被击沉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下一个目标就是济远号。自知不敌的济远号,主动逃离战场。

然后就是方伯谦自称的借口:军舰上的所有火炮均已损坏,均不能施放。但是战后丁汝昌派洋员戴乐而去登船检查,根据戴乐而的报告:济远号的火炮不像是被火炮击伤,而是用炮锤自行砸坏的。

而这一系列事件,彻底激怒了李鸿章和丁汝昌。丁汝昌责怪方伯谦把队伍牵乱。临阵脱逃,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7
当我们返港,方舰长声称他的整个炮列失灵,不得不撤离战场以保护他这艘无防御能力的军舰。但在随后技术军官对其炮列进行的严格系统检查则表明除了一门六英寸尾炮外,一切工作正常。一发炮弹击穿了该六英寸尾炮的耳轴,把炮推离炮座。但由于炮弹从舰尾射入,可以断定是在开始逃离后被敌舰击中的,看上去就像敌人对这个逃兵临别轻蔑地踹了一脚。 ——参加中日黄海海战的“镇远”号帮办管带美国人马吉芬《鸭绿江外的海战》
很遗憾你说的这本书是那股翻案歪风里给方伯谦洗地的,里面很多内容断章取义甚至凭空捏造,不足采信
第2个回答  2018-10-30
方伯谦不知道,百家讲坛“甲午甲午”有一章是专门讲述刘步蟾的,他是被英国人泰来在回忆录里携私怨撒谎毁掉的大英雄
第3个回答  2012-11-13
这个很好搞懂的,现在几乎所有的史料都认定方伯谦是一个胆小鬼,他被处死也是因为临阵脱逃的罪名。这在丰岛海战就很明显了,方伯谦放弃掩护高升号(清军运兵船)撤退,自己逃跑导致1500清陆军阵亡。就此一项杀他也不为过。追问

可是难道 大清帝国1895大变局 里写的不是真实的吗?

追答

很遗憾,那本书就是为方伯谦翻案的,视角比较偏颇,个人认为不足采信

追问

看过那本书吗?我感觉写的真的挺好的!

第4个回答  2012-11-19
当时海军各个派系内斗不断,老李要打造成自己的私兵,手下却没什么又能力的,都是干陆军出身。有能力的基本就是福建帮什么的,最起码想要拥兵自重吧。书上写的又有多少是真的。
战死的就是命最好的,谁也不会泼脏水。自杀的就不一定的,有说一死殉国的,有说愧对家国的,有说畏罪自杀的,这就说不清了。活下来的就更说不清了,打输了有什么脸面活下来,至少这种观点当时很主流吧。
本来敌强我弱,日本人又一心想要灭掉北洋海军,这结局注定了的。要怪只能怪当时陆军太弱,这。。。就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