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检查有哪些?哪些人检查

如题所述

商品混凝土要控制进场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和易性,检查进场时有没有离析现象。现场搅拌还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计量。
一、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浇筑的混凝土应坚持开盘鉴定制度。

(2)混凝土浇筑中,要加强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注水。
(3)检查振捣情况,不得漏振、过振,注意模板、钢筋位置和牢固程度,有跑模和钢筋位移情况应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浇筑处理。
(4)对楼梯与柱部位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混凝土的等级要严格检查,防止低等级混凝土注入高等级混凝土部位。
(5)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监理工程师亲自监督留置试块。
(6)要检查和督促承包单位适时做好成形压光和覆盖浇水养护。
(7)承包单位拆模时要事先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经监理工程师依拆模条件判断确认后方可进行。
(8)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9)混凝土季节施工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季节高温环境影响混凝土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督促承包单位写好施工措施并落实。
2)混凝土冬期施工必须有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必须经试验配制决定。
3)监理工程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检查和督促:
①原材料中水泥是否选用合理,外加剂是否选用已被认证的合格产品。
②配合比是否采取了应对季节施工塌落度损失的措施。
③浇筑方案是否合理,浇筑速度是否适当。
④养护条件是否有保证。
二、混凝土浇筑有要求
(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5)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8)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7
商品混凝土要控制进场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和易性,检查进场时有没有离析现象。现场搅拌还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计量。施工方法的控制,首先必须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必须认真进行交底,同时要检查方案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注意早期养护工作,以免应混凝土表面脱水过快而形成起砂、开裂等质量缺陷。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有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检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02
混凝土浇筑由质检、监理人员对基础模板的纵横线、平整度、直顺度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基础每4米设一道沉降逢,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罐车进行浇筑。砼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浇筑间隔时间不大于20分钟,砼使用插入式振捣,按梅花型均匀布置间距40cm,插入前一层砼中5~10cm并停留3-5s,振捣均匀,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气泡泛起与下落,证明混凝土已经振捣密实不得过振漏振,在振捣砼过程中随时对模板与支撑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漏浆或支撑松动现象及时处理。基础砼浇筑完在砼初凝后进行收面,用木抹子压二遍
第3个回答  2012-11-02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的塌落度
混凝土的计划方量与实际方量的差别(卡方)
有质检员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