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佛门中人都说:佛法比道法解脱.究竟.高级,真是这样吗?一直争论不休。谢谢。

如题所述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说出宇宙真相,直接了当,真实了义!
无尽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请教时,大师说不识字。她说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理解经文?大师对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乃大异之。佛祖经年说法,竟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又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气用事,要有冷静客观的理性观照。“毋必”,做什么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随顺因缘,无可无不可,通权达变,法无定法。“毋固”,不要那么固执,一条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执,吾人悉有与生俱来的我执身见,常常以我为中心划线,以我为中心做事情,以我为中心作出种种情绪反应。其实一个君子的行为,或者一个能做成事业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别人,多满足别人的愿望,多让别人欢喜,多体察别人的需求,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恒顺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色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4、“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无知”,是指不要有“无明”,不要有分别之“知”。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知”就无“无明”,这是叫老百姓不要产生无明啊!这里老子说的“无知”,就是不知见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们(民)转识成智,“常使”(开、示、悟、入)人们“知常曰明”。
“使民无知无欲”,正是佛家讲的破见思惑。“知”是见惑,“欲”是思惑。见惑给人们带来“所知障”,“思惑”给人们带来“烦恼障”,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讲的“无知”,不是“愚昧无知”,而是了达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大智慧之圣智。凡夫的知见,如来称为“无明之本”,是我们不能开显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碍。清除这种“知见”,才能脱离愚昧的“无知”。所以,佛陀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对立心识刹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续不断,此为动不善时。事相中,把握机宜,教化开启学人,啄啐同时,不失时机,是禅宗大师善施机教的“动善时”。孔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属“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一个真正开智慧的解脱者,他是虚怀若谷,身心很柔软,不懂的我们就学习!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道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说他自己只是在重复讲述古圣先贤说的话,没有一点发明创造。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基督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如果还在讲仁、讲义,表示离开了大道;若修行还在展现我是、我能,表示还没有解脱。老子认为说:如果一直强调仁义道德、忠孝,表示你离开一体世界,落入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世间法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不是说仁义不好,老子都是以高标准在讲,如果以世间法来讲,当然仁义、慈悲、孝仁爱这些都不错,但是要讲解脱法、究竟法,这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失去了解脱的质量。
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智慧是世间的世智辩聪,展现我是、我能、我慢的聪明才智、智慧,如果一直标榜聪明才智,世间就会有很多的伪诈。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都是很仁爱,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以平等心善待一切,当下做所该做,不必特别强调、刻意标榜孝子。

9、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一般的见识以为道家是逍遥世外或者应时而动,而这句话说明: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或离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终日行而不离辎重”是说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这里的“荣观”的“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的“观”字读,不可作观看的“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的意思。
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正的无为,为而无为,无为而为,心不染著。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是无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实相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不必到远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净土,因为我当下就在道的怀抱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我不必打开窗户,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后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样都能够见到天道。不为而成就是来到无修、无证、无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云:“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体和客体同为道的不同层面,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离开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是枉功劳形了不可得。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
烦恼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碍覆盖。菩萨的我执、法执破除了,就到无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圣人无常心。解脱者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成见,没有自私自利,也没有预设立场。以百姓为心他的起心动念是念念为天下苍生,以百姓心为心,无我、无私。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维摩诘经》上讲不二法门,唯有维摩诘“默然无言”,大智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金刚经》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信心铭》曰:“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庄子·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白说得很明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确,这桩公案中“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证者所知。轮扁以得心应手的体证体悟,体现出心手一相无碍相通,而二相的语言要表达一相的得心应手,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有欲认识”只能“观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无欲认识”才能“观其妙”(得心应手而口不能言)。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普度众生;俭是淡泊寡欲,是清净心;不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体会整个法界就是无我、无私的精神,当悟道之后,就是“不与众生争”,而且会甘心居众人之后。
老子的三宝,正是佛家所说的利乐有情(“慈”)、庄严佛土(“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敢为天下先”)。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麻痹的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同理。

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以和来解,和后仍有余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称不上为善。因为,和解是两相调谐,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体不分,才无有怨,何谈余怨。老子要人们体道一相,无怨可和,才是为善。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佛陀主张“若人捶詈,同于赞扬”,和怨要以无怨为“和”,“若人捶詈”(打骂),要以赞扬视之,自然与道不远。“故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者,有债主之契据(合同),却无有债权之索还心。佛家称作三轮体空(债权、债务和债物,当体皆空,本无自性),无施可施。施不求报,亦无求报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体道,三轮体空,无人无物,何有责人之说?有德之人体道之一相(“有德司契”),无求无索,无人无我,在生活中尽是奉献施与,“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无德之人二相执著,识心分别,故像追索租税一样攀缘摄取,极性极化,人我对立,顺喜逆瞋,私欲情念不息,亲疏远近炽然,差别对待分明,违背天道平等,与“道”之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相异。

金刚经云: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于相不着,于人不着,自然不苛责于人。

虽然历史曾有过此消彼长,但总体来说,因为佛教义理严密,逻辑性最强,佛祖亲口宣说的经典数量多达三藏十二部,浩若烟海。晋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经后说:尽善矣,未尽美矣。就是说道德经虽然境界很高,但毕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阐述得不能圆满究竟彻底,只有圣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经就连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渐进,渐悟入道。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胜数。明代王阳明就是学佛后借助佛理参透孔孟学说,才发现圣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国儒学发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学推到极致,为中国文化保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胜佛,自然之理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3
佛法很究竟了 其他宗教也是很究竟的 只是后来人们慢慢的不了解了。可以先看佛学的 然后再了解其他宗教
----------------------

静思晨语--20121030《法譬如水》口业无门最难遮
十恶业中口业有四
开口动舌最易造业
一动瞋怒口业成
仇怨咒诅恶业生报
应时时自我警惕
我们常说十恶业,身三、口四、意三,之前我们说过,身有杀、盗、淫三业,这麼长久的时间,说了不少,一次一次再忏悔,现在接下来要再说的就是,四种业,就是口业,在口业就有四,身有三种业,是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有四种,所以你想,在十恶业中,光是口就有四,其他就是心、意,也就是贪、瞋、痴。
哪一种业不是从心意起的呢?不过,有形的造业,除了身体的三业之外,口就已经有四业了,所以开口动舌最易造业,要造业很容易,只是开个口、动个舌,业就成了,因为我们的心,常常就有瞋怒,瞋怒心起,自然恶口业就出来了,很快就成了。
我们难道不是常听到人说,什麼人很会骂人,因为声音出去,很快就被人听到,内心马上反应出来,所以内心的瞋怒,很快就从口反应出来,口一出,很快就反应在别人,传到别人的耳根,就进到人的心里去,所以声音的传递很快,很快就反应我们心中不欢喜,就出恶言,恶言一出,很快就传进人的耳中,身行就全部反应出来。
可见口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会有是非,人与人之间的心念不轨,同样都是由口业所传递,所以口业,我们要时时提高警觉,有时候听到,听到什麼事不高兴,或是听到人家造谣,或是说我们的是非,我们的心就会积下仇和怨,自然内心不欢喜,开始就诅咒,他如此造谣,这麼说我的坏话,好啊!有一天你看著,这种「有一天」,这一天到底是今生的这一天,或是来生的「有一天」。
所以口业,现在的怨或仇若是积在心里,这个恶业就会生报,所以还是好好守好口业,开口动舌,好坏的话同样是一个习惯,说话都是习惯,所以习惯从心起,我们之前忏悔了身业,所以接下来这段经文:
忏悔发愿已
归命礼三宝
我们身心清净,以虔诚的心礼敬三宝,接下来再说:
前已忏悔身三业竟
今当次第忏悔口四恶业
现在我们接下来,要再忏悔的就是四恶业,所以忏悔就是要以很虔诚的心,我们要殷切发愿,改往修来,过去已经形成习气,说话很没修养,有修养吗?有的,那个人说话轻声细语,很有修养,或是那个人很没修养,开口骂人,所说的恶言恶语,所以说来,有修养或没修养,这张口对我们的形象,人家很快就会打分数,好坏、修养或是没修养,所以开口动舌要很谨慎。经中这麼说:
经中说言
口业之罪
能令众生
堕於地狱饿鬼受苦
口的恶业一样是三途之因,随著恶因,要堕地狱、堕饿鬼、堕畜生,地狱、饿鬼,有的人说,那我又看不到,地狱在哪里?饿鬼在哪里?常常向大家做比喻,人间的地狱,人间的饿鬼不是看不到的,何况畜生道比比皆是。
在畜生道,我们能看到无量无数的形态,除了人生命之外,还有其他生灵的生命,只要你眼睛看得到的,或是耳朵听得到的,鸟声,鸟也是一种畜类,我们走过农地,很容易看到牛、看到狗、看到…,很多种的动物。
这些和人很接近、很亲近,也是人所使用的,借重它的力量,就像牛,牛就是人都借它的力量,犁田、拖车等等,牛、马,其实这都是畜生道,畜生的形态,实在无法述说,很多种类,虎龙豹熊都是,也是因为带业,所以它们生在畜生的形命。
口业之恶 亦三途因
上品堕地狱
中品堕饿鬼
下品堕畜生
且地狱饿鬼二趣
受苦时长
想到经文中有一段这麼说,佛陀说在过去过去无量数劫前,有一个很小的城,城主弗加沙,有一天他要到城市里,巡视城市,有一头牛出生不久,这头牛还没有穿鼻,还没让它下田,但是忽然间,这头牛好像发狂一样,看到弗加沙王,对准他的肚子就牴进去了,所以现场就往生了,弗加沙王被这头牛触死后,牛主怕有罪,所以将这头牛便宜卖给人。
买的那个人牵著那头牛,便宜的买来要牵回去,在半路上口渴,想要掬水喝了再继续走,在溪边掬了水要喝时,这头牛就从这个人背后牴过去,这个人栽到水中淹死了,买牛人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看到这头牛很生气,因为它将他的父亲,牴到水中淹死了,他也不想养这头牛了,又将这头牛便宜卖人,让人杀了。
所以牛杀了之后,分尸之后,牛头最便宜,所以另一个人就买了牛头,绑在扁担上挑著,自己一个人这样挑著牛头,走啊、走,路远、累了,刚好有一棵树,将扁担上的牛头挂在树枝上,人坐在树下休息,所以树枝撑不住牛头的重量,所以树枝裂开了,所以扁担与牛头掉下来,刚好牛角牴进人的头,这个人也现场死了。
这件事,一头牛闯了三次祸,这是什麼因缘呢?频婆娑罗王他听到了,听到那国小城的国王,被这头牛牴死,连续同一头牛,牴死了三个人,这到底是什麼因果?
因为频婆娑罗王,他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很相信因果,所以这一天就来请问佛,把过程说给佛陀听,佛陀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告诉他,这个因缘,说来是在很久以前,过去生,过去生中有三个生意人,在做小生意,去到他乡、外地做生意,三个人合租一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屋主是一位阿婆,她就是靠这间房屋出租维生,这三个人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一天阿婆看到这三个人,就跟他们说,你们房租很久没给我,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就说,你这个老人记忆差,我们钱已经给了,你还要向我讨钱,就一直骂这位阿婆,骂他是老糊涂,失去记忆、贪心等等,很不好听的话,三个人仗势就是一直骂阿婆。
所以这位阿婆,靠这个钱生活过日子,没收到钱就已经很冤枉了,又被这三个人,轮流一直侮辱她,一直咒骂她,所以内心很恨、很怨、很生气,她就说:「好,这辈子我老了,我对付不了你们,我绝对诅咒,来生绝对要报冤。」
於是这位阿婆闷闷不乐,一直内心每天都在咀咒,咀咒来生绝对要报这个冤仇。
后来阿婆往生了,当然这三个人也往生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阿婆不知道又经过了几世,在畜生道或在人道中夭折,或是这三个人也经过了,所以这之间一个是弗加沙王,其中一个就是买这头牛,牵在路上弯腰去喝水的人,另外一个就是买牛头要回去,在中途(休息)这个人。
所以这三个人过去生中,是合伙做生意的人,今生虽然再转世为人,较有福的做了一个小城主,较一般的就是做农夫,或是一般人,看,同一个时间,被这头牛连续杀了三个人,所以这头牛就是那位阿婆,阿婆的怨与恨与咀咒,就是要报仇,所以在这个时间里,她的怨仇一次报尽。
佛陀把故事说给频婆娑罗王听,很多比丘同时也听了,大家都很慨叹,可怕、可怕,口业因果,丝毫都跑不掉,所以我们口业要守,尤其是人的贪心、贪念不能有。
所以因缘果报,人与人之间,互相积仇、互相积怨,这种因缘果报,爱恨情仇,无不都是累世一直报应,实在是苦不堪言。
各位,过去也说过很多起心动念,或是杀、盗、淫,妄语、恶口、诅咒等等,无不都是彼此牵扯不清,所以我们学佛,听道理,了解之后,我们要时时忏悔、时时警惕,所以要时时多用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03
佛法即道法,没有分别。
如果说佛教比道教怎么样,则只能说佛教是圆满法,道教是方便法,两者殊途同归,并无二致。
如果硬要从哪个方面比出个高下,那只有一样,就是佛菩提道只有佛说,其他各宗教都未说。
其实,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与我们应当更亲切一些,但是,自佛教北传以来,佛教因地制宜吸收了道教的精华,道教也取他山之石,为己所用,到五代十国时期,佛与道就已经融为一体了,佛教是道教化了的佛教,道教是佛教化了的道教,两者早已抛开了各自的门户之见,界线已经不那么清晰了。
而佛、道传承至今,特别是六祖以来,早已是说道者多,得道者少了,因而教与教之争、派与派之争也愈演愈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都只能说,不能得,谁也不晓得佛祖和道祖各自所说的为何物,反正大家都不知,不知就争,结果是越争越谬,谬不可喻了。
第3个回答  2012-11-03
不见道者喜谈道。殊不知,见道者,一见“那个”,原是在“不可思议”之境,于是,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由此可见,这钟争论,是无意义的,佛法里称之为“戏论”,于修行实无意义。要知道,无论是佛,还是道,还是什么其他名称,只要是真理,他就是唯一,就是绝对;一进入相对境界,它就不再是真理,而成为人们识心分别的名相了。
第4个回答  2012-11-03
佛教和道教我更喜欢佛教。
但是就这个问题而言,我认为都高级,各有各自的理由,说的有理由充分就是解脱、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