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书的读后感

有什么爱国书可写?
还有什么好的文章可写????

给你一篇旧文,让你懂得怎么爱国——
爱国,就得严格要求政府和官员 作者:黎明

北京开“两会”,热点大散发。冷静分析近几天发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大陆媒体“素质低”。素质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们摆不正自身和政府及官员的关系。

大家知道,一年一度花纳税人很多钱开两会,不是为了给政府和官员评功摆好,也不是为了制造一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无论政府提到什么民生问题,无论代表、委员提交什么为民的议案、提案,都在本分之内。政府、公权本来就是用来做好事的,不是用来歌颂的,而现在参加两会的人员和报道两会的媒体,均热衷于鼓掌,热衷于传达“振奋人心”的表情和赞誉之辞,这是对政府和官员的要求标准太低了--这不利于中国百姓的民意上达,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 两会之前,有评论人撰文呼吁“请少在掌声上做文章”。石飞先生指出:两会鼓掌过滥的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在一些两会的重点报道中,对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的掌声作了繁琐的描述,又是多少多少次,又是每次潮起于什么章节语句,又是持续多少分多少秒,又是声高多少分贝……这样的记者,根本就不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起码的职业素质。 今年的两会,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代表们精神抖擞地面向煽情的记者们,“在约两个小时的报告中,人民大会堂里共响起了36次掌声”。
似乎鼓掌成了人大代表的任务。他们本是在那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却成了为国家领导人“演讲”的喝彩者。难道他们是在用频繁的掌声来“逐段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吗?显然这些“审议人”成见在先,对内容复杂、广泛的政府工作报告,根本没有研究过,甚至尚未通读就“通过”了。这就不是要求标准低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就不要求,放弃了“审议权”。其实,鼓掌毫无作用,报告的质量,鼓掌也是那样,不鼓掌还是那样。公众对代表们的喝彩应该大喝倒彩,因为这捧场掌声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况且,有些热烈的掌声,本身就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比如“在总理谈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部分时,先后响起了7次掌声”。为什么说到“教育公平”就有这么多掌声?道理很简单,是由于长期不公平,实在不像话,所以一旦要纠偏改错连代表们也觉得是个“亮点”了。这掌声的热烈程度,其实是靠错误“积累”下来的。义务教育本来就是政府义务,本来就是免费的,在义务教育法颁布之时就施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本属正常、合法,可如今过了二十多年才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难道不是已经误了大事吗?  
长期以来,我们中国社会有个造成极大恶果的认识误区:赞美、歌颂公权,和权力保持高度一致就是爱国的;反之批评公权、挑剔权力就是“思想有问题”,就不利于“安定团结”,就降低“凝聚力”....一大串帽子就给人扣上了。其实这不是百姓自生的糊涂认识,而是“官本位”既得利益者蓄意“恶搞”、强力引导的结果。形成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带动社会道德水准日益下坠,怂恿公权系统不断扩大侵占范围,不断降低公权的社会公共服务效率。 人民不能感谢公权。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也可以简单的说是“政府”这东西),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普天下没有一个政府会靠“理论的先进性”去自觉善待自己的国民。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国民对自己的政府采用最严格的高标准,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标准决定命运,对政府对公仆的标准决定人民和国家的命运。
中国的精英人士的公民意识极为淡漠,尤其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爱国,即使有了报国机会也不知道怎样去爱国。他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接受“公民教育”。 2007年3月6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7
《闪闪红星>><毛泽东语录> <英雄少年赖宁> 《鸡毛信》《青春之歌》《彩图上下五千年》 《雷锋日记》天安门诗抄》《我的一家》《可爱的中国》《丑陋的中国人》《把一切献给党》《 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