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仔是什么蔬菜?

胡瓜仔的英文名叫:baby zucchini。可有谁知道它是属于哪类哪科的植物,在西餐中用于什么的?

胡瓜又名刺瓜、黄瓜或王瓜,原产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南麓。胡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甚多,依其生态特性可区分为大胡瓜、小胡瓜、全果加工胡瓜、四叶系统胡瓜和温室系统胡瓜等。
一、大胡瓜品种
1、万绿(杂交种)
植株生长势强,侧蔓较短也较少,早生,果形粗大端直,果色浓绿,果刺白色稀少,果面平滑具果粉,肉厚,子室小,耐病毒病和露菌病。
2、彩绿(杂交种)
植株生长旺盛,茎叶粗大,分枝多,果实较长,果色青绿色,果面有皱沟和白粉,白刺,耐贮运,对露菌病和病毒病的抗病性较强。
3、中市九号(杂交种)
植株生长旺盛,侧蔓多,结果早,果形中等,果色绿色,白刺,果粉少,耐热性较差,对露菌病和病毒病的抗病性较弱。
4、绿丰(杂交种)
植株生育强健,茎叶较少,侧蔓亦少,中晚生,果形较 瘦,果色浓绿,白刺,有果粉,耐贮运,耐露菌病。
5、台农一号(杂交种)
植株生长旺盛,早期产量高,产量稳定,果实端正,果色浓绿,具果粉,果刺白色稀少,果肉较厚,子室小,贮运性强,抗胡瓜嵌纹病毒和木瓜轮点病毒-西瓜系统,耐矮南瓜黄化嵌纹病毒、露菌病和白粉病。
二、小胡瓜(花瓜)品种
1、喜燕(杂交种)
植株生长旺盛,茎蔓粗壮,雌花着生节位较低,结果性强,果色淡绿色,果形直正美观,白刺,肉质脆嫩,且有甜味,不空心,品质优良,抗露菌病,耐病毒病。适于各地春夏秋三季栽培,早生。
2、凤燕(杂交种)
植株生长势强,茎蔓粗壮,分枝性强,节间较短,早生,雌花发生多,主蔓和侧蔓都能结果,着果力强,产量高,果实端直,果色淡绿,白刺,抗露菌病,耐病毒病。
3、中市252号(杂交种)
植株生长势旺,分枝性中等,着果节位较低,结果力强,果长中等,果色绿色,白刺,耐露菌病和病毒病。
4、群燕(杂交种)
植株生长中等,分枝性强,高雌性品种,雌花形成对日照钝感,着果力佳,可连续着果,单株结果数多,果色淡绿色,果刺黑色而细,果面平滑,果长10-12cm,果重约200g,抗病性弱。
三、四叶系统品
南燕(杂交种)
植株生育强健,侧蔓多,节间长,早生,主蔓和侧蔓都可结果,果长40-45cm,宽3.5cm,果皮绿色,果面有皱沟,果刺特别多,果肉青脆,果心特小,种子少且发育慢,耐露菌病和病毒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4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