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如题所述

一般从财务指标、总市值、估值、业绩增长情况四个方面入手。

1、财务指标务必做到动态的多年对比,这样才能发现企业的趋势。  

2、企业的总市值。中国的资本市场喜欢炒作,小市值更好炒。可以将其归类为50亿、100亿、200亿,这些是偏中小市值的,200亿以上就偏大市值了,想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翻倍比较困难。所以在同等条件下的选择,市值小更美。  

3、估值的问题,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PEG等,你该如何看待及应用。

4、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需要辩证看待企业的业绩增长情况。一般而言,企业发展有创业初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A股上市的企业多为成长期以上的企业,在这个阶段中成长期业绩保持高增长,属于成长性股票,但进入成熟期后,则盈利稳定,多成为白马股或者蓝筹股。

扩展资料:

财务分析中各项指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而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可见,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即时点数,而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会计期间”,即时期数。

从理论上讲,时点数与时点数比较,起点一致;时期数和时期数比较,时间跨度一致,由于口径一致,直接从报表上取得数据即可,但时点数和时期数由于口径不一致,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进行换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分析 (经济应用学科术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7
一般有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会计分析一般分析: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 分配活动, 财务分析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
(一)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
财务分析根据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
1.内部分析。主要指企业内部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
2.外部分析。主要指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者及政府部门等,根据各自需要或分析目的,对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的分析。
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并不是完全孤立或隔离的,要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内部分析有时也应站在外部分析的角度进行,而外部分析也应考虑或参考内部分析的结论,以避免出现片面性。
(二)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
财务分析根据分析的内容与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
1.全面分析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2.专题分析是指根据分析主体或分析目的的不同,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较深入的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应将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揭示企业的问题、正确地评价企业的各方面状况。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财务分析根据分析的方法与目的可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是根据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的会计报表或分析信息,分析报表中各项目或报表之间各项目关系的财务分析形式。
2.动态分析是根据几个时期的会计报表或相关信息,分析财务变动状况。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各有优点与不足,要全面综合分析财务报表,这两类分析都是必须的。
第2个回答  2012-10-27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公司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一 般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企业获利能力、企业发展能力等综合指标。
一般标准比率有: 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最综合的是净资产收益率等比率。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27
一般是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综合指标。一般标准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最综合的是净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