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音质,超高音质与无损音质到底有什么差别?

如题所述

区别有三:

1、大小不同。标准音质的一首歌大概2-4MB。超高音质的一首歌大概5-10MB。无损音质一首歌大概在100M左右。

2、音质不同。标准音质的音乐听起来不至于太糙。超高音质的歌曲听起来感觉细节更加丰富。(比如说伴奏乐器的声音)而无损音质的歌曲听上去非常清晰。

3、分类不同。标准音质,超高音质属于有损音质。而无损音质自然就属于无损音质了。

扩展资料:

常见的无损格式有ape,wav,flac三种,而aac只能算高品质而已。其优点是所有的无损格式本质都是wav的压缩,在播放时会转回wav。因此直接播放wav有助于节约内存,亦更流畅。但缺点是文件过大,一般在30兆以上。而ape和flac相对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损音乐格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标准音质,超高音质与无损音质的差别:
标准音质:128kbps(位速率)
高清音质:320kbps
无损音质:1411kbps(cd采样率下)
前两者即是总说的mp3,无损音乐的格式多为wave,flac,aiff等等。
1.大小差别:1首3分钟的流行歌曲,128k的大约3mb,320k的大约7.5mb,无损大约30mb。(采样率标准是44100hz,也就是和cd一样;有很多歌曲录音用的是192khz,96khz的采样率,在母带处理时候也会降成标准的44100hz,16bit)
2.音质差别:有损音乐的高频部分会被削弱,用好的监听耳机听会感觉空间感变窄了;事实上所谓对音乐进行压缩也即是压缩其低频高频,使得压缩后的音乐频响范围没有无损的广阔。
有一些还会出现爆音。用专业的声卡听歌,一首制作的很好的无损音乐,声卡是不会跳红的,但是听mp3,声卡会跳红,尽管并不爆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13
多少多少K就是比特率 差不多意思就是文件每秒所含的信息量吧
所以越高 音质越好 128K在网络上最普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了
如果觉得128的不能满足你了 就可以下更高的 一般来说 MP3格式320K就到头了,
再往上没什么意思
无损当然最好了 字面理解也能感觉出NB来。。WAV貌似比较接近CD吧
还有就是国外FLAC多国内APE多
好的P3和耳机应该还是比较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耳朵
要是耳朵木得连男女都不分。。就没意义了。。
第3个回答  2017-02-13
必须先理解音频的比特率这个意义:
比特率“指每次采样所包含的音频的数据流量.单位是bps“
CD的比特率一般是在800Kbps-1200Kbps 可以理解为无损音质啦。比特率越高的音频文件体积越大,音质也越接近原始音质.
标准音质理解为:网络上流行的一首歌大约在4-5MB的mp3的比特率一般是64 128K bps。高清可以理解是320K bps。
第4个回答  2016-03-13
从低到高的排列,文件大小也是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