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如题所述

关于职业规划,先给大家说一个现象: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座大城市去发展,有的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迫于生活压力,最后不得不选择随便选择了岗位,销售、人事、行政、市场,还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与专业无关,于是选择了一份看上去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这样开展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于是3-5年,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陆陆续续的还在换行业,换工作,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为什么说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这份工作大概率会决定你后期的走向,我举个例子,你做了3年的销售员,你一直没赚到钱,而且你也不想干销售了,但是没有经验的你不足以支撑你去找别的工作……
在做职业规划前,先提升自我认知,之所以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是因为自我认知不够,所以我们来做一下自我认知自查。
说到底,职业的发展无非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是创业;第二是打工。
孰好孰坏肯定是没有定性的,只是看那条路适合自己而已。创业的前提条件是资源:资金、人脉两个是硬性的指标;打工肯定也是更高级的打工,所以我们需要沉淀,沉淀自己某一行非常扎实的经验和能力。
我相信80%的迷茫都是来源于职场,重点对于求职者来讲讲关于职业规划。
我们去面试的时候,HR总会问一句: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什么,很多人都答不上来,或者答非所问,那些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很清晰的人,回答问题后都会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来的,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人在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
职业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三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以及个性将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生活)的岗位上。
回归到内容重点,解决职业规划的问题,小伙伴们可以通过以下3个问题来做职业定位:
第一,千万不要根据爱好去定位你的职业倾向
爱好绝不等同于工作。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点,这也是找工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找工作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我不是我想要的”
“我也不喜欢我的专业”——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抱怨,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大家此刻带上语气感觉下这几个抱怨,是不是经常听到?
但是,你注意下,毕业五年后的人,就没这些问题了,你听过几个30岁开外的人还说自己不确定职业方向的?很少,根据我们统计,只有婚后从大城市重回家乡、“海龟”回国、小富二代,这三类人才会在多年后有这种情况,不能说弯路走得多,只能说前面走得太顺没注意大方向。
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从自己的爱好入手去找工作。大多数人会说“我不喜欢考公务员”“我喜欢做教师”“我不想做医生”“我想进大银行”“我对设计工作特别感兴趣”……
用爱好去评定你的职业发展,两个因素:
首先,你是否有能力支撑你爱好的职业;其次,个人喜欢的工作会不断变化,你是否愿意接受。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做前台简单、轻松,做人事每天只负责招人好了,但是事实绝对不想你想的那么简单,对于前台来说,事不少工资少,每天也有很多琐事处理,很多人做了2年就不想做了,第二,人事的工作复杂,招聘只是一部分,而且他们也需要背业绩……
所以,从特别喜欢变成讨厌不能待的岗位了,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爱好,重新选择工作,这就落入一个一直改弦易辙的死循环,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工作就是工作,是企业单位的岗位,爱好是你的生活的追求。工作为老板服务,爱好用来满足你私人的快感,两者的动机格格不入。另外,从时效性来说,爱好是暂时的,而工作却是一辈子的事。
所以,依据爱好去找工作,不靠谱。
那要怎么去选择职业呢,在你没有特定的需求(比如打死不做销售、不能出省……)可以看看市场上比较有前景的职业,去选择一批出来。
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搜,用Excel表格罗列出来。
第二,问自己“能做什么”
每个人要正视自己的专业、技能,弄清楚想从事的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你和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就要用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补足,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根据上述方法,罗列出自己可做的职业或想尝试的职业后,进一步筛选你你力所能及的:
擅长做什么?
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假如你是左撇子就要从事左撇子最擅长的工作,而不要设法去提高自己右手的行动能力。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终的优势领域。你可以把自己已经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一一列出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
当工作使你感到压抑、不愉快,并且成绩平平时,你干这些事的能力便是你的弱点。对于一个集体,需要克服的是“短板定理”,而对于个人,不要想着努力去补齐短板,而是应该去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左撇子,你就应该提升和发挥你左手的优势,从事能使左手大显身手的职业和工作。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环境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一环。大到国际环境、国家环境、城市环境、行业环境等,小到企业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家庭环境等,都是应该充分考虑。
环境分析可以引入SWOT方法,列出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在职业规划和选择中,强化和发挥优势,抓住职场机会,并弱化劣势减少威胁。比如依你的职业实力,你完全可以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业谋得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职位,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是否允许就值得考虑。
为什么要筛选,因为不是你想做什么 就能做什么的。(我想当歌手,长得不好,又不懂唱歌,这个就不现实了。)
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假如你发现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方向和你专业不对口,也不用着急,你可以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通过实习来补足这方面能力的差距,斜杠青年在社会上很常见,多点技能都不会让自己吃亏,反而可能因此得到一份很好 的工作。
第三,如何选择?要去筛选企业
因为规划并不只是在一家公司一个职位上的晋升,而是需要你像企业一样经营自己,不断优化自己这个“商品”,提高自己的市场“估值”,才能达成理想的职业路径。
1.你选的行业,有没有前途?
许多人都会认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在风口产生时,他们一拥而上。在泡沫消亡时,他们卷铺盖的速度也比谁都快。这样的后果,就是在任何行业都没有足够积累。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选择行业时,你也需要思考:你所在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户需求是不是足够大?
2.企业核心优势
技术、资金、品牌、客户关系、市场准入资格、商业模式、人才……这些都可以是企业优势。而要称得上核心优势,需要在这些方面具备别人不能轻易超越的能力才行。
比如,企业是否具备市场准入资格,甲级资质。越是难以取得的就越有竞争力。例如进入列装清单的为军工供货的企业,获得直销许可的化妆品和保健品企业。
3.企业的管理文化
国企、民企、外企、事业单位,不同企业个性是企业文化产生本质区别的原因。但是在同一种类型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文化差异。
举个例子,华为奉行“狼性文化”,只要敢想,敢干,敢投入,肯吃苦,就有更多机会在短时间内获得高职位和收入。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文化正在吞噬着普通职场人的青春。
所以,认同华为文化和不认同华为文化的人,就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个类型。你属于哪一个类型的人?需要在进入企业前就要做好判断。
第四,在选择的领域,我未来3年和5年想要实现的目标。
三个维度:收入、成长收获、职位,两个动作:规划和技能
通俗地说规划就是:为了达成目标,你打算花多少时间,做什么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几步做,找谁来做等。而人生,职业甚至具体到某个职务岗位的工作要有效率的做好或合理有效的达到要求,都是离不开事先的规划。一般越是具体事情规划的就越细。
比如做好收银员的规划,就是几个月的事情,你要做到能独立工作的收银员,那么先熟悉操作流程,熟悉操作方法,熟悉一些口径和财务报表,产品价目表,统计表等;然后一个星期学习,一个星期的有人带教的试操作,然后一个星期的独立操作,考试测验,再培训等。
第二个阶段是技能的提高,比如如何判别伪钞、如何加快小键盘操作、如何将价目表熟记,缩短收银的等待,如何降低出错率等等。
放大到职业规划则抽象一些,时间段也以1,3,5年为跨度,这个职业的目标可能也不一定在一家公司达成。
比如成为一个行业中前列20%的设计师,你要打算花上一年的时间通过什么方式做什么,然后3年内要完成哪些事情,5年内工作范围和设计能力扩大到哪些领域等等,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你需要投入多少时间金钱做什么,你需要单位提供什么机会和资源等等!大家举一反三吧。
因为职业定位放在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位置。一个人事业发展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社会上的生存地位,所以,职业定位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前途。
但是,许多人选择职业被太多的随意性和偶然因素所左右,并让不适合自己发挥潜能的职业和职位束缚一生。而以明确的职业定位开始职业生涯,等于走上了成功人生的顺风路。你是更看重钱,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工作环境,从而探索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判断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为自己做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