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

如题所述

认识自己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你需要有面对自己的勇气,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平凡,这样你才能很好地看到自己的缺点;第二,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当一个人小有成就的时候就容易迷失自己,忘记自己原来追求的是什么。第三,结合社会环境认识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其实我们有时并不是真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任何很模糊。如果对自己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可能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展现自己,甚至不能很好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至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其实当你对自己认识清楚时,你会发现你的生活的方向性就会很明显,不会会很茫然了。所以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给大家吧。

通过自己做过的事情,去评价自己。把你做过的事情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学习上的,像如果在学校你组织过活动、参加过演讲比赛、在团队合作中的任务中的表现,或是参加过公司的什么项目啊之类,或是在生活中如何与朋友相处,从这些事情中,你去分析你的行为、表现如何,成功还是失败,你的性格跟事情的结果有什么关系,从这些事情中你去看你的思维走向,你是怎样去开始做一件事,你做事情的思路是怎样的,从结果看是否你的思路不是太清晰,思考是不是不够。

把你所想的的全部写在本上,不管想的什么都记下来。曾经我有一段时间就感觉很迷茫,精神上很空虚,太想过于表现,然而却事事做不好,太过急切,我脑子蹦出很多东西,就感觉脑子乱嗡嗡的,然后我就拿了一个本,把我脑子所闪现的全部写出来,不管多疯狂、多离谱,等我写完后再去看,我好像就有点儿看到了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个个办法还是有用的,毕竟有时有些想法我们自己潜意识里会抵触我们的一些想法,从而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判断。

通过他人去认识自己。这个并不是单指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通过他人去更好的定位自己。小编喜欢做演讲,但是却每次效果都不好。直到看到我一个朋友的幽默的演讲方式,而且反响会很好,我就很羡慕,就很想模仿,但是有一次听过他的演讲之后我发现,我们各自演讲的方式不同,而我是做不到他那样,因为我们的思路也不同。然后我就知道了我的效果不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方式不同,而是因为我的经验很少,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我的演讲方式我掌控不了,这才是原因。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存在这么一个比较对象,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经常总做总结,经常思考自己。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对他人的关注度都很高,常常忘了经常给自己一些关注。我们应该每天睡觉前半个小时什么都不想,去用来想自己,想自己的生活、自身的能力、处事方式等关于自己的任何东西。

多去阅读一些书籍,尤其是关于哲学方面的书。我不得不说哲学是一门很枯燥的的学科、关于哲学方面的书我们读起来也很难懂。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经常思考哲学问题、对哲学有一些认识、那么你对自己一定有清醒的认识的,学习哲学会常常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很深的问题,会常常思考人生,所以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哲学方面的书。

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看待自己。当我们经常会被刺激从而产生一些心理活动,我们并不会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比如我们看到比我们优秀的人的时候会羡慕,看到同龄人比自己优秀也会有一些想法去改变一下自己,或是当看到喜欢的人和异性太过亲近会吃醋,这些心理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反应我们自己的内心的。

全方位的思考自己,人不只是一面的,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我们要思考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的性格偏向是什么样、工作的时候性格偏向是什么样的,生活上自己的态度又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全方位的了解自己才行,一定不能把工作上的性格评定完全用来去评定生活,不同的方面我们的表现还是不同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0-31
正确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一)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这正如镜子因凸凹不平会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解。

(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社会实践证实了这个理论的这两个观点。每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而确定的;个人认识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约哈里窗”——利用回馈请客观认识自己

“约哈里窗”是社会学家约瑟夫·卢福特和哈里·伊阿那设计的一种交流模型。根据“约哈里窗”的原理,人自身储存的信息有四种形态;或称其为有同种区域:其一,开放区,即包括本人和其他人都知道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二,盲目区,包含其他人了解,而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或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三,隐蔽区,包含本人了解,而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四,未知区,包含本人不了解,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和别人列出的一一比较,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找”作比较;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望获得第一名,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寻长这个理想的“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消极、怯弱等习性。

(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当然,正确的内省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9-21
认识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优点、缺点以及人生目标。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正确地认识自己:
1. 反思和自我评估: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反思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优点,并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2.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不意味着你不需要改变,而是意味着你应该珍惜自己,包括你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3.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它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并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4. 听取他人意见:有时候,我们无法完全认识自己,因为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盲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 勇于尝试:尝试新事物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爱好。即使你失败了,你仍然可以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并继续前进。
总之,正确地认识自己需要时间和实践。通过反思、接受自己、独立思考、听取他人意见和勇于尝试等方法,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为自己找到正确的道路。